
中国通号副总裁尹刚和郑州市副市长黄卿分别代表双方在战略协议上签字。王冬 摄
5月16日,中国通号与郑州市人民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深化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和多形式的合作,助力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
中国通号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志亮和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签约仪式上分别致词。
周志亮表示,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有着美好发展前景的城市,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在全国轨道交通和商贸物流等领域发挥着枢纽作用,正逐步成为引领中原、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化陆港城市。近年来,郑州良好的开放发展环境,政府诚信周到的服务,给中国通号集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通号在高速铁路、高寒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和城际、城市轨道交通列控、信息化领域坚持创新,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速铁路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和装备,成功应用于我国十一万公里铁路和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路线,建设和提供技术服务的高铁实际应用里程超过一万六千公里。中国通号将充分发挥自身品牌、技术、资金、管理优势,积极在郑州市进行产业投资及项目建设,为郑州轨道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国通号今后扎根郑州、服务河南和整个中原地区打好基础。
吴天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河南和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对中国通号集团多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由衷钦佩,对双方的战略合作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当前,国家对河南、郑州的发展高度重视,先后批复实施了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个国家战略规划,为郑州扩大开放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郑州提出的“打造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郑州正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加快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米”字型高铁网、河南省际轻轨网、城市轨道交通网正处于投资建设关键期。此次签约开启了双方全面合作新篇章,既有利于加快推进郑州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也有利于中国通号集团立足中原、辐射全国、做大做强,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富有美好前景的合作。郑州市将全力为中国通号集团在郑州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中国通号副总裁尹刚与郑州市副市长黄卿分别代表双方在战略协议上签字。郑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跃华,郑州经开区、郑东新区、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领导,中国通号副董事长李燕青,总会计师孔宁,副总裁黄卫中,通号研究设计院,创新投资公司,电气化局集团,电缆集团及总部中层正职以上领导出席并见证了战略合作签约。

来宾参观C3实验室。王冬 摄
郑州地处中原,居于九州之中,是国家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交汇节点,长期以来承担着全国客货运输集疏中转的重要任务,素有“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誉,具有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在2014年底发布的《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河南省将按照“四面八方”的布局要求推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
近年来,中国通号积极参与郑州“米”字形铁路网建设,在郑州市行政辖区内加大工程建设及投资力度,全面服务于郑州市轨道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巩固郑州在全国的铁路综合枢纽地位,打造区域竞争优势贡献力量。
此前,中国通号已在郑州注册成立了通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此次签约,中国通号将以郑州市作为中长期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技术和资金优势,积极推进中国通号电力电气化、国际物流园等产业投资和项目建设,并积极参与郑州轨道交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前,中国通号向来宾介绍了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情况,郑州市领导观看了中国通号宣传片,并参观考察了中国通号C3实验室和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