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会要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一定要处理好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在企业党委和行政的领导支持下,发挥工会的引导和协调作用。通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来提高全员素质,培养和拉近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感情,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相互信任。通过开展民主管理,不断改善企业的人际关系,激发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真正和谐。
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完善的今天,如何开展好特殊时期企业工会的各项工作,对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尤为重要。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党政所关注的就是工会工作努力的方向。企业工会工作要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坚持工作进展到哪一步,舆论宣传引导就跟进到哪一步,引导广大职工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改革,支持改革,服从改革,使职工正确认识企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坚定职工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企业工会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注重三个针对性。一是针对任务定内容,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任务,及时宣传先进,表彰好人好事,提倡奉献和奋斗精神,形成人心向上的好风气。二是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好提前预测,对在完成生产任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树立超前意识去预测,把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为做思想工作的内容。三是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要真正做到点子上。
工会组织既要关心职工的思想,更要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困难,尽量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感情上也就容易接受企业的实际和现状,职工的精神境界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工会工作始终要把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服务职工作为核心,以开展思想工作为切入点推动为全体职工服务,通过为全体职工的服务检验思想工作开展的效果。通过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切实把服务职工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着眼于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解决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对切身利益的合理需求。
在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的任务、环境、形式和职工的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会工作必须从方法上加强和改进,念好“情”字经。工会工作一定要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像对待亲人那样关心职工,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要换位思考,倾听不同意见,只有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真正理解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达到疏导和教育人的目的。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其实就是企业工会日常工作的重点。当企业遇到暂时困难和挫折时,企业工会首先应主动配合企业将困难和问题、发展远景规划实事求是地传递给全体职工,积极引导广大职工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使企业内部形成上下一心,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
职工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往往是同职工实际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这就需要企业的决策层认真反省,工作中哪些实事没有办好?哪些职工利益没有考虑周到?不为职工办实事,不关心职工的利益和疾苦,只是空泛地说教,这种工作方式的结果必然脱离职工,往往不为职工所接受。只有关心职工,才能够真正教育和引导职工,只有把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困难结合起来,把教育职工同服务职工结合起来,着眼于从职工最关心、与职工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困难入手,才能增强企业工会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企业工会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坚持在“帮”字上下功夫。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引导职工了解社会发展大趋势、改革开放大格局和企业生存大环境。帮助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帮助职工学习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凝聚力;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重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事关企业、职工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企业工会更应该通过仔细深入的调查研究,尽最大能力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企业工会要让经营者和职工双方共同认识到: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中实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绝不是与经营者瓜分或平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而是共同携手、共建、共享。作为企业经营者要懂得:企业中第一宝贵的是人。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职工的真心参与、真诚投入是企业成功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同样,职工也应十分清楚自己的命运既然已经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只有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谋企业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企业和全体职工的双赢。
企业工会要本着贴近职工、贴近现实的原则,不停留于讲大道理或标语口号式的空洞说教,一定要结合职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与问题,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状况,将大道理分解、转化为职工能够感同身受的实实在在的事,从中分析利弊得失,逐步引导职工分清哪些是事有利于企业发展,哪些事不利于企业发展,什么时候是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企业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企业的整体发展的基本道理。
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信,信于诚;人之相处,处于心。在做职工的工作中,“身份”的差异是我们与职工不能真正拉近距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我们一无所知职工以前曾为企业做出的贡献、现在面临的实际问题或困难,也不知道他们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那一段历史,更不了解他们“来到企业时豪情万丈,即将离去时却是空空行囊”的体验。这样我们与职工说话时,缺少通道,效果当然不好。同样,碰到处理解决困难职工的问题时,我们更加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方式或者采取“太极高手”办法,对职工出虚招,摆迷魂阵。而是要充分利用无价的情感去感化人;用通俗的情理去疏导人;用有限的物质来缓解矛盾和解决困难。所谓要: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就是这个道理。其中“了解人”是基础,职工有什么困难,为什么会困难,企业工会到底能够帮助些什么,要搞清楚。这就需要深入职工当中,真诚倾听他们的呼声,特别要注意:职工的抱怨往往是他们需要有人去和他们联系沟通、疏导解决问题(困难)的信号,同时,也是工会组织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引导他们的最好时机。服务无形,沟通为上。只有我们和职工之间有了感情,我们说话才可能让他们听得进去,做事才可能积极主动,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甚至要据理力争,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去关心人、帮助人,最终做到凝聚人。
企业工会在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反应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必须第一时间捕捉和掌握信息,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处理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分析研究、分清真伪,给职工一个负责任的答复。工会干部产生在基层,工作在职工之中,随时可以听到基层的声音,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职工所提出和议论的往往是个人意见,但是,它来源于生活,出自于基层一角,代表着一个群体,不管是粗言、还是牢骚、怪话,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带着负责任的态度,把握好合情、合理、合法的尺度范围,为决策提供有益的依据参考。实践一再证明:对待职工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躲”肯定不行,“堵”也不是办法,“拖”更解决不了问题,消极必然被动,积极才能主动。当然,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搞定、摆平”的确是一种“水平”,但是,“搞定、摆平”除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思想工作、情感疏导等的配合,最终还是要体现在经济支撑作为基础,真所谓:和谐是要成本的。
企业工会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直面矛盾仅仅是一种勇气,解决矛盾才是一种能力,而预防矛盾更是一种责任。而这一切正是工会工作“服务大局,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选择。
总之,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能简单重复过去的老办法。只有与时俱进,在服务职工上下功夫、动脑筋,工会工作才能在为生产经营服务中真正体现凝聚职工的作用。
亲情是一杯白水;觉不到却又少不了,就如同菜的味道在于“调味品”的添加调味一样,企业的工会工作就如厨师烧菜一样,“菜谱”和“调味品”是既有的,关键是厨师烹饪过程的把控,用不同“调味品”量的添加,去积极主动服务和满足于我们的职工和企业,最终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中发挥工会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