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增强主动改革意识,向变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效益,才能始终占据市场先机,实现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一家耕耘在轨道交通安全控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在发展中始终坚持根据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和中国通号的整体发展战略优化、调整管理思路,不断通过管理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形势变化,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了一场以工程设计、科研开发、测试试验、质量安全和系统集成等资源的集中管理为目标的组织体制改革,本次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市场需求日益向系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与研究设计院各类业务资源分散化使用之间的矛盾”,使研究设计院基本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有利于资源集中利用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在这次改革中,工作力度最大、深入企业管理痼疾最深、成效最为明显的是科研开发板块的改革。这一板块改革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将之前分散在各产品院的研发人员向通用技术研究院集中,统筹资源,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专业分工明确、资源协调高效,有利于公司产品快速创新和高端技术人员培养的大研发平台;二是明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人员编制,实现岗位设置科学合理、职责清晰,岗位职责有效支撑部门职责;工作标准细化明确;人员编制精简高效,用人条件客观务实,实现因责设岗、因岗选人,人岗匹配;三是通过有序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优化科研人员职级体系,真正建立专家队伍成长通道和培养体系,加速各层次技术人才成长,培养各领域技术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建立配套的薪酬体系,确保职级体系落实、薪岗匹配;四是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机制,依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各层级管理责任;完善奖惩机制,实现部门业务按照管理运营需要逐级负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五是对公司研发管理部门进行调整,建立、健全行之有效、实施高效的技术管理、项目管理、安全保障以及绩效与能力平衡的管理体系,提升科研管理效能。
通过以上措施,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组织了一支将近300人的科研队伍,并建立起了科学的分工协作体系和能够充分发挥高端人才集聚效应的管理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工作快出成果、多出成果:改革一年多来,研究设计院完成了CTCS-3级列控系统核心设备、城市轨道交通领域CBTC系统以及电务敏捷运维系统的自主研发,C2+ATO、城轨综合自动化、新一代轨道电路及货运综合自动化等一批系统产品方案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平台化、模块化建设持续推进,信号车载安全平台、地面安全系统平台和通用目标控制器研发进展顺利。这些成果的取得,大大提高了研究设计院以自主技术保障企业安全发展的能力,也提升了保证铁路运输和轨道交通运输安全和效率的能力。
回顾一年多来的改革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我们再次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准确、全面地认识企业内外部的发展形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找准病根、点准穴位”,才能以正确的决策推动企业发展:
首先,深化改革、以机制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入思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作为一家从事轨道交通安全控制技术研发的中央企业,我们不仅承担着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国家交通运输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而且也承担着推动中国轨道交通安全控制技术自主创新、保障国家高铁“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在思想意识中必须把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技术、民族产业的振兴联系起来,站在国家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角度加速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
其次,深化改革、以机制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是落实好股份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股份公司“基于质量安全、价值创造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一个使命,两个加快,三个重点突破”的总体发展战略;并将建立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信息工程、工程总承包、资本运营、海外业务、新兴及其他业务七大业务板块。我公司是中国通号研发平台的核心和基础,承担着集聚研发资源、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丰富产品种类、支撑工业板块发展和引领带动工程板块加快发展BT、EPC等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根据股份公司管理提升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自主技术研发,不断提高研究设计院在中国通号生产价值链中的引领、带动能力。
再次,深化改革、以机制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科研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调整之前,公司各业务部门功能“小而全”现象突出,每个业务单元都有一个独立的价值链,设计、研发、测试和生产一个不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比如科研和生产集中于一个业务部门,导致科研项目总是给生产让道,工程一忙,科研人员都一哄而上,难以静下心来搞科研,所以很多科研项目难以按期结题。同时,这种体制也人为地割裂了应用科研和基础科研的内在统一性,使科研工作难以真正做到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面对公司科研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之前也进行了多次“修修补补”式的改革,但是每次改革的结果使我们逐步深刻地认识到,在一个资源分散的管理体系下,即使再怎么努力优化科研流程,也难以真正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即使再怎么重视人才培养,也难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对管理体系进行深度变革,才能真正使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才能促进企业科研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本次改革,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深化改革,需要勇气和智慧,而勇气在很多时候比智慧更重要。公司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很多人也都心中有数,甚至洞若观火,但就是没有行动起来、下定决心去彻底解决。这一方面是因为,每一次深化改革,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调整和责任的重新划分,动他人的“奶酪”是必然的,因此改革首先会面临来自人的阻力。同时,对于研究设计院这样的涉安企业,改革动静太大,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改革的风险是巨大的。但是,这一次,我们没有给自己留退路,研究设计院领导班子下定决心,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阻力,也要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地将改革进行到底。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把推进改革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统一起来,每项改革举措都由领导班子成员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实事求是地讲,在改革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争论,也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是真理永远是越辩越明,经过反复“掰扯”,改革方案的“最大公约数”总是可以找到。正是在这样一种勇气的指引下,我们的改革取得了总体上的成功,在保持人才队伍基本稳定和在轨运行设备基本稳定以及现场开通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顺利地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
总之,通过这次管理体系改革,我们对机制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推动作用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面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念,苦练内功强化基础管理,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激发技术创新活力、企业发展活力和产业带动力,为推动研究设计院的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好股份公司发展战略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