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西点军校悬挂雷锋画像,开设学雷锋的故事成为国人谈论思考的热门话题,我对广泛流传的“雷锋出国了”的观点始终保持否定态度。
当老人摔倒,围观了一大群人,可就是没一个“敢”出来扶的人,我开始了对“雷锋出国”问题的重新思考。
直到上周五傍晚一次超市购物所经历的一切,令我明白:“雷锋”没有出国,“好人”一直在身边,并且捂热了冬季冷风吹洒在了每一个角落。
“立冬”后的天津,路上气温很低,阵阵寒冷扑面而来,菜场、超市及其他各大购物场所人流涌动。正是在天津“生活”出了经验,为躲开人员“高峰期”,我和媳妇选择了傍晚去华润万家超市添济家粮。
“怎么了,小刘?看你翻箱倒柜的,落什么东西啦?”下班后,一直忙着整理工作事务的同事王姐注意到了我在为啥东西发愁。
“姐,早上出门忘带钱包了,可我现在……”还未等我说完,王姐迅速从口袋掏出500元递了过来,“这些够吗,不够,我这还有?”“够了,够了……王姐你也快回去吧,孩子还在学校门口等着呢。”
花了大概30分钟,我们小步慢跑般来到了王串场一号路上的华润万家超市。
此时,黑幕渐渐降临。我顺手拿了一袋净重15斤的大米及其他生活用品慌着赶着来到了收银台。考虑到生活上的厉行节约,我拒绝了收银员递过来的收费袋子,媳妇小心翼翼地用手抵搂着大米,并且为自己10分钟就完成购物全程略感庆幸,乐滋滋地穿过不断涌进潮出的人流。
刚走到出口,不料“砰”地一声,手中的大米粒粒“落手而逃”,人流中见势而来的目光,像火一样地灼烧着我和媳妇的全身,扑红的脸在LED筒灯的照明下,无比尴尬、紧张,“哎呀,怎么办?”
“没关系,小闺女,快拾起来。”一位正在向顾客介绍衣服面料的天津大妈见状,撇开了自己的顾客,迅速地从摊位里找出一大一小的塑料袋匆匆向媳妇走来,蹲下身子,边宽慰我边一起来了一场“抢”米“大战”。
媳妇如获至宝地接过塑料袋,好心的大妈帮着媳妇来回在地上把米粒“唰堆”拾起。站在一旁“楞”住的我,起初感觉非常不好意思,后来也跟着忙了起来。
“大妈,谢谢您……”音域的差异,暴露出媳妇外地人特殊的“身份”。
“闺女,听口音,你不像天津人。”“闺女,咱们一粒粒地拾,‘粒粒皆辛苦’呀!”
……
许是大妈再三的关切,媳妇和我也没那么不好意思了,耐心地捡完了每一粒米。
“这掉地上的米,吃之前,多用水滤几次,滤的时候,时间别太长,来回多换几次水……”大妈把拾起的米套在大塑料袋里面,左手拧着袋口,右手轻轻托起,递给媳妇,“这样套着就不会掉了,你用手托住。”
怀里抱着米,走在街上,气温骤降后寒风吹来刺骨般冷,衣着单薄的我接过米袋、牵着媳妇打消了三步并两步走回去的念头。掏出手机,打开“嘀嘀打车”软件,立马键入终点:家!”
“您好,出租车00536过来接您,请稍后。”不到2分钟的时间,出租车果真出现在眼前,心里还暗自兴奋着新时代产物此刻带来的便捷。
“哥,您都把我送到这楼下了,真是太感谢。”我们家所在的那栋楼相对偏僻,以往打的回家从来都是在小区门口下车,还得走几分钟的窄巷子。可这一次,在我的指引下,的哥东拐西转了好几回才到了小区楼下。也许是因为天气冷,也许是东西多,心里头至今对那位好心的的哥董师傅念念不忘。
女歌手韩静在中央各频道公益广告唱出 “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同事邻里,好人救灾身边,也许就是自己……”的旋律最近一直响起。我身边的好人不光是单位亲如一家的王姐,还有这些热心肠大妈、的哥,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不管是相识抑或一面之缘,他们都以“小”的实际行动传承着大“爱”。
回到家,回想着一幕幕,发生的一切似春风暖大地,心里装着满满的全是“爱”,暖暖的!是呀,冬天来了,春天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