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号工艺出彩

发布时间:2016-03-31 作者:李争艳 来源:通号工程局集团 字号:

3月初,中国通号微信公众号发出《通号工艺:与德国工程师比完美》微信新闻,如同一场新工艺视觉盛宴,又似一场名不虚传的爆炸新闻,短短几个小时,点击阅读量瞬间过万,朋友圈中呼声一片,人民日报、国资委微信公众号等都相继转载了这条微信,引起业内外各行各业点赞。

点开微信,那阵容真不容小觑,蓝橘绿棕灰五彩斑斓的配线工艺让人眼前一亮:阡陌纵横,大有立交桥感觉的走线;那密如发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都相同”的箱盒配线;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瀑布落九天”的电缆间盘线,让人有种“小溪汇大江”的感觉。

看看评论:“没事看看养养眼也不错哟”“我们已经尽力低调了,还表现得这么好,没办法,有实力就是这么任性,大拇指”“中国通号好牛,最好把老外都惊得不要不要的”“我骄傲,我是通号人”……

朋友圈里,好评如潮。

作为一个普通的通号员工,我不仅将这条信息分享到朋友圈,还特意转发给了亲朋好友,只盼望他们回复时问一句:这是你们单位干的?我就骄傲地回答:“是!比外国的工艺还好呢!”这种自豪就是企业带给员工的获得感、成就感。回想工作这几年,自己与中国通号一起成长,也在现场见证过这一件件“艺术品”是在何种挥汗如雨的条件下练就的,我也曾是这些完美工艺的实践者。

有过付出才更体会收获的喜悦,有过努力才知道成功来之不易。我所在的中国通号历年来重视工艺创新,重视战略更重战术。通过编制标准化管理手册、召开现场交流会、制作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严格首段(件)定标和过程控制等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在工程建设中,中国通号精心挑选“训练场地”,在海南东环、成绵乐客专、甘青客专、京沪高铁、沪昆浙江段等多地举办工艺交流会;通过训练技术尖子“作战技术”,开展师徒帮教、技能大赛等活动,配齐配备“作战装备”,选择高新科技物资设备材料,为塑造工艺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通号的“战队”里,用藏龙卧虎来形容员工一点也不为过,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各个都堪称顶级高手、业界楷模,活脱脱的“软实力”展现出的“硬功夫”,那原本错综复杂、却被整理得精致规范的线缆至今都在大家心中荡涤起波澜。

这条信息,通号在职职工转了,退休员工也转了,职工家属转了,业主单位也转了,外界也转了……乌鲁木齐通信段一位友人转发并评价说:“中国通号业务水平高,技术精湛,工艺完美”。

中国通号工艺太出彩了。作为一名通号员工,我骄傲!

浏览次数:97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