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在晚唐诗人徐夤的笔下,江西、福建两省层峦叠翠,风景如画。这里既有巍峨的武夷、古朴的婺源,也有美丽的榕城、奔腾的闽江。如果把这些名山大川比作镶嵌在华夏大地上的璀璨明珠,长达四百八十公里的合福闽赣高铁就是连接明珠的一条金丝带。
闽赣三月,正是茶花绽放、油菜花铺满原野的季节。清晨,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作为合福闽赣高铁的一名建设者,我即将登上试验列车,开始自己在这条铁路上的第一次出行。此刻,我的内心既充盈喜悦,也带着浅浅的忐忑。喜悦是因为经过我们建设者露宿风餐的艰辛鏖战,合福高铁终于具备了试验条件;忐忑则是在漫长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风风雨雨,一下子还不敢相信胜利即将来临。
古老的上饶城,长长的月台边,具有世界高铁最高水准的动车组静静伏卧在轨道上。这条矫健的钢铁巨龙,即将开启时速三百三十公里的首航。巨龙脚下,是伸向远方天际的混凝土整体道床,它此刻承载的又岂止是一趟试验列车,还担负着实现闽赣八千万父老自此走向高铁新生活梦想的重任。
一声汽笛打破了清晨的静谧,列车缓缓驶离站台。车厢里听不到马达的轰鸣,更感受不到传统列车行驶中的摇摆。不断刷新的信息屏,更新着试验车每分每秒的时速。减速玻璃像一块块电视屏幕,市区的高楼渐渐远去,画面切换出原野间浩瀚的油菜花与茶树梯田。高速列车走进了江南美景,古老的红土地上数千年的自然风光与高铁列车同行。
江西、福建山重水复,合福闽赣高铁道床基本都是由桥梁和隧道组成,而其中隧道的长度又远远超过了桥梁。飞驰的列车时而穿越隧道,时而跨越江河,在黑暗与光明交错的场景下,令人不得不联想起这片红土地上的历史。
“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自古以来吴越旧地人文荟萃、物产丰饶。但是数千年里山高水深的交通条件始终严重制约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赣水到闽江,数千年里,险滩前的一支支长篙怎么能够撑起父老乡亲摆脱贫穷的梦想,激流中的一代代纤夫用充血的肩膀,艰难地拉着历史的大船逆水行舟。吴王越侯北上愁,秦皇汉武马蹄休。是合福高铁,把当年阻困王师的天堑变成今天的坦途。
这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鸦片战争起于福建,腐朽的清王朝用割地赔款尽丧泱泱大国的尊严,留给闽赣百姓的更是千疮百孔的伤痛。这也是一片奋勇抗争的土地。八一起义在南昌打响了第一枪,江西从此成为中国革命成长的摇篮。如今在这片洒满了先烈热血的红土地上,飞驰的高铁列车是否可以告慰英魂,他们矢志不渝的兴国安邦的梦想已经化为现实。
动车驰骋在闽赣万水千山之间。这里的每一米隧道、每一寸桥梁,每一个控制信号背后,都留下了无数“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的坚守与奉献的故事。正是这些可亲可敬的当代鲁班,放弃了与家人相聚的小“合”,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勇争先,才换取了今天高铁线路即将建成的大“福”。
山水牵手出合福。这个“合福”,已经不只是一条高速铁路的名称,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愿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高铁,势必用滚滚的车轮载着中华民族驰骋在奔向世界的春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