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人的习俗,亲人从远方回家头一顿饭是吃面条。吃面条的意思是因为家人想留你不再远行,面条像绳子一样拴住你的脚;再一层意思是说赶远路的人都是又冷又饿,做面条又热又快要游子感到回家的温暖。这些是我小时候妈妈跟我讲的。
而今,每当我端起面碗,心里总有种特殊的感情,那种幸福的滋味便油然而生。
我参加工作后常年在外搞信号施工,每次我从工地回家,妈妈一定给我擀面条做捞面。虽然那时家里条件有限,一般也就是打卤面,拌的菜也很少,但妈妈做的面吃起来和外面做的不一样,非常劲道,最主要的是有种浓浓的温情在里面。
记得有次回家,妈妈拉住我的手,眼睛在我身上上下打量着说:“这次回来又瘦了,你饿了吧?你等着,我去给你做面。”我忙说:“妈,我不饿。”不管我怎么劝,妈妈还是麻利地冲进厨房忙了起来。一杯茶功夫,香喷喷的一碗面就端了上来。妈妈擦了一把汗,坐在我的对面,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眼神里流露的是一种享受。妈妈一边劝我慢慢吃,一边关心地问我在外面的工作和生活。由于过于“贪婪”,我不小心将几根面条掉在了地下,妈妈急忙捡起用水涮了涮塞到嘴里,还念叨着:“掉了好,掉了好,这样吃了地久天长。”其实我知道妈妈这样做是心疼粮食,怕我窘迫。我尽情地享受着妈妈做的那碗面,那种幸福的感觉让我始终记忆犹新。
而后,我每次回家,都会在妈妈的头发中看到了新增添的几绺白发,人变老了许多,只是那双温情的眼睛仍然炯炯有神,还有的就是那永远不变的一碗热腾腾的回家面。
后来我结婚了,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妻子也继承了妈妈的传统和习惯。为了给我做面,从班上的姐妹那里学了不少新花样,有西红柿鸡蛋面、炸酱面、肉丝面、拉条子等等,拌面的菜码也增加了不少。
每次回家,妻子总是用新学的方法换着样儿为我做面。我常开玩笑说:“你做的面好吃极了,你可以开面馆了。”妻子嗔怪地说:“我只会给你做,不会给别人做的。”每次都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吃面,还不时地往我面碗里加面和菜码,嘱咐我在工作中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等等。我叫她一起吃时,她都会说:“我一会儿再吃,我看着你吃面,心里才觉得过瘾。”这已成了她多年的习惯。
现在女儿渐渐长大了,也嚷嚷着要跟妻子学做面,妻子做面时,她便会在旁边偷偷地学习。记得今年夏天我从工地回家,刚好妻子那天加班,只有女儿在家,女儿说:“爸爸我给您做面吧?”
我问:“你会吗?”
女儿回答:“您瞧好吧!”
我说给她帮忙她连说不用。于是女儿就自己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只一会儿功夫女儿就端来了一碗面。我端起面碗,恍惚间好像看到了妈妈和妻子为我端面时的情景。女儿问我:“老爸面条好吃吗?”我忙回答:“好吃好吃。”虽然面条的味道远没有妈妈和妻子做得好吃,但我心里感到无比幸福,女儿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妻子回家后女儿第一时间把做面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连夸女儿懂事了。
多年来我在吃面时,都不自觉回味着回家面的芳香和滋味,回味着家的温情。我真幸福,我的回家面里凝聚着浓浓的老少三代情思,我的回家面里包裹着满满的亲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