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记忆

发布时间:2014-01-03 作者:张明伟 来源:通号工程局集团 字号:

“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句通俗的俚语生动地诠释了新疆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只有到过沙漠的人,才能体验到什么叫生命的禁区。方圆几百公里荒无人烟,连只飞鸟都见不到,偶尔能见到只是耐旱植物骆驼刺。全年冰冻期长达七个月,刮风的时间超过一百五十天,风力强劲,吹到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由于气候恶劣,这里荒无人烟,没有饮用水,没有食品,没有电,没有通讯信号,没有道路,在这里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迷路和遭受沙尘暴吞噬的危险。通号工程局天津分公司第七项目部的将士们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们正在用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建设祖国的南疆铁路,演绎着一曲戈壁滩上的奉献之歌。

该项目部承担乌鲁木齐铁路局南疆线吐鲁番至祖鲁木台段增建二线双线改造工程。该工程地处火焰山和天山之间,全长199公里,线路途经的戈壁荒漠地区,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极端最高气温47.7℃,极端最低气温-41.5℃,而且气候干燥。其中吐鲁番至鱼儿沟段属于百里风区,曾有多次大风吹停交通,吹翻列车的纪录。这里茫茫戈壁、风沙弥漫,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砾石滩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记得在2010年4月的一个深夜,吐鲁番地区狂风肆虐,风沙遮天,一场二十年难遇、最大风力达十四级强风卷着石头肆无忌惮袭击了十多个小时,处于吐鲁番境内的第七项目部职工住房、料棚也未能幸免风沙的侵袭,给广大职工生活和施工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尽管这样,整个项目部的全体职工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因为这次风沙侵袭而耽误工期,圆满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项目部年轻职工谢献周,负责调查鱼儿沟至塔塔尔段沿线线路和站房现场情况,对于这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小伙子来说真是个严峻的考验。由于在塔塔尔周边荒无人迹的戈壁滩上发现过狼,所以晚上和白天单独行动的时候,他都准备了防身的“武器”,随时准备和恶狼遭遇。铁路周边新设防护栅栏,每巡视一个信号点都要多绕行几公里的戈壁路途,平时都是靠方便面和矿泉水解决饥渴问题,在无水、无电、没有道路、没有手机信号的戈壁滩每天往返几十公里路巡视调查线路,每次走出戈壁滩后,他都赶忙在有通信信号的地方用他那略带稚气的口音向大家报平安。正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工程队员,凭着他一双过硬的“量天尺”脚板在戈壁滩上往返走动近两百多公里,在短暂的时间内提前完成调查整个线路的任务,为后期施工提供了准确的现场信息。

项目部在吐库二线施工中要经过伯信特、中天山、喀啦塔格三个隧道。2012年4月份,青年职工王新瑞、谢献周带领架子队担任这两个隧道的施工任务,他们搬到戈壁滩简易活动板房住宿,由于生活用水很困难,每天只能喝着从几十公里以外拉来的限量生活用水。当时隧道刚刚贯通,站前单位好几家都在隧道里同时施工,里面空气稀薄,粉尘弥漫,出入要带防尘面具,隧道里没有运输条件,只能靠人工抬着发电机、电钻等施工工具进出。在隧道内进行放电缆,打眼安装箱盒、信号机铁支架、配线等施工作业。每天从隧道出来的时候除了牙齿是白的外,浑身全是黑的,成了真正的“黑人”。回到驻地没有热水洗澡,他们就只能用运来的储水简单冲洗一下,冲去一天的尘土和疲惫。

王新瑞已经到了结婚年龄,面对家里面多次催促,他总是把婚期往后推。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何尝不想早点回家结婚啊,但是当他看到施工工期这么紧张,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几次都把写好的请假条悄悄撕掉了,毅然决定把婚期往后推。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终于如期完成了两个隧道的施工任务。他虽然愧对女友、愧对亲人朋友,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工程建设的顺利竣工,为南疆铁路建设献上了一份厚礼。

“莫叹骁将容颜老,皆是春闺梦里人。”项目总工杨继民快五十岁的人了,患有胆囊疾病多年,每天仍坚持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工作。在十几米高的信号机柱上爬上爬下十几次。信号机机构按标准吊上去后,他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地线阻值下来了,可他的血糖值上去了。当有的工友对他说:“杨师傅,你该看看病啦!”他总是说:“你看活儿这么紧张哪有时间啊。”正是这种严谨忘我的工作态度,才最终换来业主对吐库二线工程质量的高度评价。在吐库二线施工中项目部这样可歌可泣的例子数不胜数。工程队员也是有感情的普通人,他们告别家中的父母、妻子和儿女,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远赴边疆戈壁,他们也有想家的时候。每当想家的时候,只能到非信号盲区给家里打个报平安电话,或是用手机上网视频看看家中的亲人。他们时刻以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为己任,正是他们这种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敬业态度才形成了吐库二线“鏖战戈壁不言苦,建功立业比奉献”的铁军精神,铸就了“建设南疆吐库二线舍我其谁”的硬汉形象。缺水缺氧,不缺奋战的精神,他们斗酷暑战严寒,大漠戈壁勇亮剑,情系天山写春秋,汗洒丝路铸巨龙。

钢轨把琴弦弹响,风笛在放声歌唱。茫茫戈壁滩上有这样一群英勇筑路的铮铮铁汉,给广袤无垠的大漠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他们在为南疆铁路建设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浏览次数:538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