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东西观卧龙——沪昆高铁建设工地见闻之一

杭州湾伸出龙脖子

发布时间:2014-06-20 作者:杨光和 何栋 要丰祥 来源:中国通号网 字号:

如果把横贯东西的沪昆高铁比喻成一条长龙,那么,上海就是龙头,浙江是脖子,江西、湖南是龙身,贵州、云南就是龙尾了。

沪昆高铁分三段建设,沪杭段已建成通车,杭长段开始联调联试,长昆段正在艰苦鏖战。

按照由东向西的顺序,6月12日,记者首站来到浙江萧山和金华,采访浙江段施工单位通号工程局集团北京分公司项目部。

周洪军是杭长浙江段施工组织指挥管理的负责人。年龄不算大,可在北京分公司却是资历很深的副总经理。他开始在公司管经营,六年前踏进浙江后,一直在杭州湾这一带率领队伍左冲右突。甬台温、沪杭、杭甬,沪昆浙江段……我国东部最发达、最富庶地区的四条高铁和杭州、金华等大站枢纽改造,都浸透了他和弟兄们的心血和汗水。完全可以说,六年来,他带领的北京分公司这支通信信号小分队,为长三角大动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东部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周洪军荣获了“火车头奖章”和上海铁路局评选的优秀项目经理。

一见面,周洪军露出一脸轻松的笑容。他拿着两张小表给记者看。这是两张工程进度表,一张是2月20日的,一张是6月14日的。2月份的表上显示,浙江段正线291公里、7个车站、3个线路所、11个中继站的通信、信号共47项实物工作量,大部分进度记录都是零或很低的百分比,而前几日的这一张,基本上每一项进度记录都是100%。

“2月21号,中国通号副总裁黄合军到浙江段来开推进会。那段时间我的压力确实非常大,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周洪军谈起当时的感受,心里很有些苦的滋味。

浙江段的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实际全面铺开施工是今年正月十五,也就是2月18号。之前因为房建滞后无法干,信号队伍只好去厦深和甘青增援。

推进会之后,加上条件也陆续具备,系统集成项目部和两个通信信号施工项目部上紧发条,夜以继日奋战。

由设计院和通号工程局人员组成的系统集成项目部,技术人员精心策划编制杭宁、杭长、杭甬和沪杭接入杭州枢纽方案和金华枢纽改造专项方案;对通信数据网、核心网扩容,对无线闭塞中心、限速服务器、联锁、列控、应答器等软件数据进行修改;两个施工项目部将所有工班分成七个分部,以金华西站为中心,东西并推,日日刷新进度。

全体员工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规范,秉承“第一次就做对”的理念,将5月底完成全部工作量为目标,在建设单位开展的“保质量保工期”和“10个率先”劳动竞赛中,创优夺旗,奋勇当先,三、四、五三个月业主每月通报表彰奖励,项目部都榜上有名,先后有8名员工被评为“双保”竞赛先进个人。

6月13日,记者在金华西站信号机械室见到了信号项目部经理郑海洋。他是这次“双保”竞赛的先进个人之一。几年前在沪杭建设工地记者曾经采访过他。当时由于他表现突出,队伍活儿干得非常漂亮,项目部还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人又长得墩实憨厚,深得到现场检查工作的中国通号原老总的赏识。

40出头的海洋比过去多了几分成熟。模样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精神,那么朴实。只是职务升了,现在是通号工程局北京分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兼第三项目部经理。尽管好几个他原来的下属职务都比他升得快,有些还成了他的上级,但是交谈中他却感到很踏实,很满足,很自豪。

海洋一边在机房里四处检查,一边向负责室内施工的班组技术员柳志鲲交待事项。插空,他才向记者介绍一些情况。他说,现在工作好干多了,越干越觉得轻松。不像过去,都得盯,手把手教,现在任务布置下去很放心。这一方面是经过前几条高铁的实战,队伍的技术、工艺水平大幅提升,一方面我们强化了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比武,还有一些激励机制等。现在大家的质量安全意识都很强,按标准做基本上成了习惯。比如东孝线路所,我们的成端、接地和设备安装很漂亮。5月中旬,上海局电务处专门组织合福安徽段和宁安线的参建单位近40人来参观,并要求他们回去后都要照我们的工艺标准干。

郑海洋说的员工质量意识强、技术工艺水平提升一点不假。他们采取的防撞墙钻眼钻孔新方法,速度快,质量好,安全系数高,获得了中国通号优秀QC成果奖;负责龙游站室内外设备安装的工长程宝龙,发现一名新员工做室外方向盒配线有点不符要求,虽然问题不大,但这个工长毫不客气,上去就剪掉,推倒重来,并把其他员工都叫过来现场观摩。

这几天金华的天气十分炎热。机械室里还没有安装空调,只有进门的地方一台大电扇在拼命扇风,里面聚精会神干活的几位小伙子工作服都湿透了,背上CRSC标识浸在汗水时格处醒目。这时,一个满头大汗的高个子抱着一箱矿泉水跑进来,记者认出他是副经理梁海建,30出头,满脸晒的黑里透红,圆圆的脸蛋笑起来很是腼腆可爱。他一边招呼大家喝水,一边对大家说:“明天股份公司的工会主席要来慰问,下班之前大家把机房收拾利索了,明天上午领导要来现场。”

通信施工最难就是铁塔征地。通信项目部副经理杨鹏超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毛店桥头村基站的故事。

这座铁塔是全线154座最后组立起来的,也是最费时、费劲、费心的一座。3月份就征完地了,5月28立起来。原因是村里的老头老太太阻工,说铁塔有辐射。杨鹏超跑村镇不下20次,苦苦求情解释,并把国家环保部对杭长线的环评报告和铁四院出具的关于通信基站辐射参数张贴在村里,可老人们还死活不让干。最后被逼无奈,眼看工期迫近,他们只能通过政府部门请派出所警察和一个班的武警来站岗维持秩序,才把铁塔立起来。

5月30日,浙江段通信工程完成静态验收,并在金华召开了验收总结会议;5月23日,信号专业开始联锁试验,至6月12日,已完成诸暨、义乌、龙游、衢州、江山等站高速场、东孝线路所和塘雅线路所的模拟试验。5月27日,信号静态验收正式开始。

“现在虽然还不能说是万事俱备,但起码也是百分之九十几的心里踏实。我们浙江这一段的‘喉咙’算是通了,可以引吭高歌了!”周洪军与记者道别时这样说。

浏览次数:710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