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一带一路”上的“逆行者”

发布时间:2020-07-13 作者:王振 来源:西安工业集团 字号:

终于出发了!

在第二次核酸检测之后过了4天,出发的行程终于确定了下来。尽管之前我曾多次到匈塞现场服务,但是这次的匈塞服务之旅似乎会比以往更加艰辛。尽管国内的新冠疫情已经几乎控制,可是出发地还是临时从北京改到了太原。出发前看着国际新闻,欧洲的新冠疫情依然肆虐,感染者的人数依旧在增加,但是为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了工程能够在工期之内顺利完成,我和我的同事们依然踏上了征程,也充当了一次“逆行者”。

出差任务起初刚刚下达的时候,我心中也有一些矛盾,当时北京新发地市场发现多例受感染者,本来有些松懈的神经再次绷紧,疫情还未过去,我在这个时候出国是否安全?

“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不管你怎么想,没有讨价还价!”这是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疫情最严重的冬天发出的果断决绝的命令。我,在这次出差之前刚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于我自己而言,我同正式党员一样,我能去一线,我要去一线。我不是白衣天使,不能在病毒和死神面前争夺生命,但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我能去现场保障一条线路开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条线路会乘载着一批批医护人员去他们的一线救死扶伤,运输着一批批医疗用品带给那里的病人生的希望。医护人员的一线在病房,而我的一线就应该在匈塞铁路的服务现场。

“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汶川护士佘沙朴素的话语曾让我多次动容。无论是在学校时的历史课上,还是不久之前的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上,我都多次学到过1955年,新中国同前南斯拉夫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这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正式建立没多久,2009年时,中塞就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样一个不怎么发达的国家,在汶川地震时也为中国伸出了援手。塞尔维亚作为“一带一路”其中一站,塞尔维亚更是中国的“铁兄弟”。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还是踏上了去往匈塞的行程,锁闭杆配件、转辙机防雨罩、项目部物资、行李箱、疫情防护用品、应急药品,整整17箱,近400公斤,公司派了专车。一路的驰骋,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想着去年匈塞服务的点点滴滴,我的心也渐渐安定,周全的疫情防护用品,只要我注意防护,疫情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而我也即将到我的一线去,在这场“逆行”中我不再仅仅是一个备受感动的见证者,我变成了参与者,终于能发挥出属于我的那一份光和热。想着这次出行,想着欧洲的新冠疫情,不知不觉中就过了近10个小时,到达了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在机场,与设计院同事会和后,准备登机。扫码、确认行程、测温、防疫、安检、托运行李,登机的过程比往常更加繁琐复杂,更加细致周到,这也是为了我们大家能够更加安全。乘坐的飞机是中铁电气化局海航包机,一同起飞的还有800多位中国同事,几乎都是在塞尔维亚的铁路工程人员。为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了工程的工期,我们都是“逆行者”。

北京时间10点50起飞,历时9个半小时,当地15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贝尔格莱德机场。

“一带一路”,塞尔维亚,我来了!

浏览次数:33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