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套按钮多、接线柱密度大、工艺精细的控制台在津信公司电装车间生产完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批控制台的生产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
任务紧迫控制台,精英聚集突击队
这次电装车间接到的生产任务,是南仓站下行战场的TW-2型驼峰控制系统的应急控制台。每个控制台布局都是根据相应车站的道岔股道分布来决定,这次生产的控制台200多个按钮,998根线,1900多个焊点,接线柱密度大,空间小,焊接难度高,比以往生产的控制台有更大的难度。并且工期紧迫,等待物料齐套后,生产只有四天时间。车间立即成立专项“突击小组”,由电子班班长刘建超负责,车间临时调遣班组的精英,焊接,调试,及有上次安装经验的同志全力以赴。
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安装空间小的限制不适于多人操作,在车间技术组李世宁,王文涛悉心指导下经过讨论根据部件及工序进行了分解:面板及端子板器件的安装,布线及整理,焊接工序分三个小组,分别在工位完成部件焊接,在精心的策划下,部件的组装,人员的配备使的工序井然有序。
满盘布局慎思虑,废寝忘食定工艺
由于每个控制台的布局不一致,所以每个产品都像新产品一样,组成存在一定的难度。左右分线的均匀,单面布线的长度,如何固定,线束美观都需要提前考虑,后续改动费时费力难度相当大,因此影响后续的安装因素都需要考虑到位。
生产中最难的一部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面板与端子板的电气连接,由于面板只有理线架,焊接位置没有规律,所以出线位置就显得比较混乱。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如何解决,当时已经是午饭的时间,刘建超却还在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灵光一闪,想到之前生产的电缓控制箱的内部走线安装方式,用行线槽法代替捆扎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突击小组立刻与技术组沟通,组织技术、工艺、结构组进行评审,最终得到一致通过走线方式,剩下的就是大干了。
公而忘私保进度,创新工艺缩工期
队员王震强忍着发烧带来的不适,战玮玮放弃了班中给孩子哺乳,刘岩岩,王艳丽辅导舍弃给孩子辅导功课的时间......在“突击队”队员们舍弃“小家”奉献“大家”,加班加点的努力下,历时三天控制台终于顺利完工!而控制台面板加线槽的方法使得走线更加专业化、工艺化,整体效果显得非常完美,得到了各部门的认可,更节省了宝贵的供货周期。
这个“突击队”融聚了一名“全国技术能手”,两名“通号集团技术能手”,一名IPC华北赛区季军,还有兢兢业业奋斗着的“战士们”。在此次紧张的生产任务中,他们没有乱了阵脚,而是攻坚克难,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生产出了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的产品,彰显了津信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