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天气“so hot” 工作“so cool(酷)”

发布时间:2017-08-03 作者:刘爱昆 来源: 字号:

7月11日,天津市将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最高温度达到40.4℃。气象部门播报使用最频繁的字眼就是“热”。

清晨5点,机械加工车间第一个到岗的是车工班的辛国胜,他看了一眼机台旁的温度计——36℃。一大早机械加工车间已经进入了“烧烤模式”。

6点刚过,上早班的员工已陆续在各自机台前开始工作。没过多久,员工们身上汗流浃背,脸上汗如雨下,炎热的天气和潮湿的温度考验着每个人的毅力。大家顶着“桑拿天”的外部环境,但工作热情丝毫未减。他们手脚麻利、动作谨慎,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展现了意志品质,履行了“产品质量无小事”的承诺。每一个机台、每一处场景,都体现着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精神和气势。

驼峰工区焊工班号称机械加工车间的“吐鲁番”。高温天气“烤”验着焊工班人员的意志。刚进车间,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一股热浪,令人一时难以看清内部环境。持续高温的天气,给物料供应带来了很大压力,全体人员挥汗如雨,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每一道工序,保证产品合格率。

高洋、张云夫妻二人同在机械加工车间工作,由于孩子太小,无人照看,只能让身在外地的奶奶过来帮忙。但奶奶没住几天,老家来电说玉米遭受虫灾,急需要人工上药。眼看一年的收成即将付之东流,心急如焚的奶奶只能回去救灾。照看孩子成了他们小两口的难题。于是他们一个上早班,一个上中班,轮流照看孩子。生活上的压力丝毫没有影响这对夫妻的工作热情,他们争分夺秒,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

晚上8点,火辣的太阳仍有余温,车间内的高温依然未减。铣工班青年员工秦志勇本应该5点下班,可为了抢工生产30多个锁闭齿轮,一直加班到晚上8点多,汗水已经把他整个人浸透了,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根本没时间换。

高温酷暑是车间每年都要克服的一个困难,但员工从没有因此延误工期。大家在高温下坚守着各自的岗位,期待着高温的天气尽快结束,期待着公司效益越来越好。

浏览次数:119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