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敬畏粮食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点我在作为“监督员”志愿者参加股份公司团委和行政管理中心共同举办的“勤俭节约,文明就餐”活动中时有了更深的体会!
社会上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请客吃饭的铺张浪费,自助餐里的贪多务得,食堂取餐的过量过度似乎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事。你意识到了吗?你是否也是忽视节约观念的一员?你是否知道每餐碗碟中剩下的一点点累计下来可以为多少人果腹?你是否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加入“勤俭节约,文明就餐”的队伍中?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的美德伴随着农耕文明,让中华文明得到了绵延不断发展。然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生产力束缚在土地上,让饥荒一直伴随着中国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直至新中国成立,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粮食生产丰收,餐食水平逐渐提升。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中正式宣布“中国基本解决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只有打赢,才算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因此培养勤俭节约习惯,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很有必要!
9月1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目前我国秋粮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口粮供应绝对安全。从 “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变成“吃得好”的消息背后是多少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废寝忘食的研究心血 ,但这绝不是大手大脚糟蹋浪费的理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疫情之下,全世界还有近6.9 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而统计数据显示如果我们厉行节俭、杜绝餐饮浪费,每年从餐桌上省下1700—1800万吨食物,可供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食用。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本次的活动让我们不仅开始重视培养珍惜粮食、拒绝餐饮浪费的意识,更让我们从每一餐开始,从自身开始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