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三线齐发!研究设计院集团助力北京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12号线、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工程顺利开通

发布时间:2024-12-17 作者:王继男、杜学兴、孟洋、辛默 来源:工程设计院 字号:

12月15日首班车起,地铁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坝北)、12号线(四季青桥—东坝北)、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及昌平线南延朱房北站等3条(段)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新增运营里程约43公里。研究设计院集团承担这三条线路(段)的通信、信号、综合监控、售检票等系统的工程设计工作。

3号线一期是一条位于北京中心城东部的东西向骨干线路,途经东城区、朝阳区,全长约15.7公里,设站10座。其中朝阳站直接服务北京七大对外交通枢纽之一的国铁朝阳站,填补了朝阳火车站无地铁接驳服务的空白,将促进国铁客流向主城区的快速疏解,提升旅客进出站效率。线路衔接了大型体育场馆、综合交通枢纽和重点功能区,将有效补充中心城区东北部轨道交通服务。

北京轨道交通12号线是一条横穿北京北城的东西向重要骨干线路,又称为“地下北三环”,途经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全长约28.9公里,设站20座。该线的开通起到了连接四季青、大钟寺、马甸、安贞桥、三元桥、酒仙桥、东坝等重要功能区、商业区及居住区的重要作用。

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一站一区间,包括西土城站至蓟门桥站区间和蓟门桥站至站后区间。开通后,在蓟门桥站可以实现与12号线换乘,大大提升了昌平沿线居民乘坐轨道交通进入中心城区的便捷性。

在这三条重要的地铁线路建设任务中,研究设计院集团设计团队依靠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的技术水平、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力为各工程项目服务,高质量的完成了工程建设的各个关键节点的同时,实现系列技术创新应用。

绿色低碳、灵活高效——3号线一期和12号线实现全国首次全自动运行FAO模式在线联挂解编技术的应用,完成无需人工介入全过程快速列车联挂解编,作业在20秒内完成,解决不同运营时段和阶段客流不均衡的难题,保证线路运力水平,实现运营的绿色低碳、灵活高效。

跨线运营互联互通——3号线一期和12号线采用不同厂家的信号系统设备,按照互联互通的标准进行建设。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全自动运行FAO模式下的跨线互联互通,通过信号系统统型设计,可实现列车FAM模式无缝跨线运营及运力资源共享,为后续运营组织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乘客“换线不换车”,实现两线车站点到点直达,改善了旅客出行体验。

信号与车辆网络融合——3号线一期和12号线采用了信号与车辆网络融合新技术,信号系统采用车辆的实时以太网进行首尾及跨车通信,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保证多信息网络融合下信号系统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在减少建设成本的同时,也解决了不同厂家车辆的跨车通信问题。

与城市深度融合——3号线一期和12号线采用两线车辆段共址,通过一体化开发方案,共享综合楼,将通信、信号、综控、门禁、FAS等专业设备用房整合,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的充分融合。不仅降低了总建筑规模,还提高了设备设施利用率。

此次开通的昌平线南延蓟门桥站,为充分考虑2024年蓟门桥开通时的顺利倒切及调试的可行性,在信号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兼顾已开通段的改动量,及蓟门桥站调试倒切的可实施性,在设计之初便提前预留蓟门桥站开通的条件,达到了以最少的人数,在现场做最小的改动量,完成信号系统的调试开通,顺利实现昌平线的全线贯通运行。

未来,研究设计院集团将继续全心全意服务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在技术上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继续添砖加瓦。

浏览次数:39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