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中国通号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发布时间:2023-04-21 作者:黄雅倩 来源:科管部 字号:

        近日,中国标准化大会(2023)在南京召开,会上颁发了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归口和主编的铁道行业标准《ZPW—2000 轨道电路技术条件》(TB/T 3206—2017)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三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我国标准化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国家级层面对标准创新的最高褒奖,这是铁路信号领域标准首次获此殊荣。

 

       “十四五”以来,在国家铁路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通号全面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十四五”铁路标准化发展规划》,实现了国家标准平台、国际标准、标准人才团队三大突破,为建立铁路标准“软联通”持续贡献力量。

一是国家标准平台新突破。2022年3月通信信号国家标准化委员会TC278/SC2落户研究设计院集团,并同步承担了通信信号行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推动标准化平台工作全面开展,标准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加强。

二是国际标准新突破。2022年,研究设计院集团获批主持2项国际标准,取得我国主持铁路通信信号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三是优秀标准人才荣获行业协会“标准青年人才奖”等。标准团队获得“全国铁路巾帼标兵岗”、“集体火车头奖杯”和“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集体”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中国通号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国家铁路局的坚强领导下,以支撑产业升级为目标、以协同产业发展为方向、以推动产业应用为抓手,在以下三方面重点发力。

以支撑产业升级为目标做好标准研究,解决好做什么标准的问题

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结合技术发展方向,开展四个方面的标准研究:

一是智能高铁方向。加快推进无人驾驶、全息感知、智能制造等智能化技术的标准研究工作,助力高铁技术再上新台阶。

二是新型战略产业方向。加快开展人工智能、北斗、数字孪生、5G-R在行业中的应用标准研究,推动新兴技术与产业结合。

三是运输安全方向。面向风险防控紧迫需要,加快开展山体滑坡、隧道落石、异物入侵等实时安全检测技术与列控技术的一体化衔接。

四是产业安全方向。深度自主化攻关已具备总结经验、固化标准的条件,加快推动自主可控度、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与安全操作系统等标准化工作。

以协同产业发展为方向做好机制保障,解决如何做好标准的问题

一是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将科技成果作为标准制定的基础,提升标准水平。实现科技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发力缩短标准编制周期。发挥设计、检验、科研等相关方优势,结合应用,提高编制效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三是加强标准化研究机构建设。打造以技术骨干和标准骨干相融合的标准化队伍、培养有良好外语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复合型标准人才。

四是打通前沿技术与标准间的通道。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以分委会发布“白皮书”等方式,搭建向标准转化的通道。

以推动产业应用为抓手做好标准评估,解决如何用好标准的问题

一是加强标准编制阶段技术性审核。编制标准文稿审核细则。加强指标维度全面性、标准结构完整性、条款可验证性等方面可量化的审核,强化过程控制,提高标准质量。

二是建立标准实施评估机制。结合产业执行标准情况,在标准适用性、协调性、技术经济分析、实施效益等多维度评估的基础上,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通过标准评估和产业应用的相互促进,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浏览次数:20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