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中国通号自主创新技术闪耀世界首条沙漠铁路

发布时间:2022-06-16 作者: 关浩 岳朝鹏 魏丹冰 来源:集成中心 党群部 字号:

6月16日,搭载中国通号新型列控系统的和若铁路顺利开通,将改善南疆交通运输条件,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形成利用境外资源、开辟境外市场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不仅加快包括和田在内的沿线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为青海、西藏、甘肃乃至四川开辟了一条面向中亚南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开放的捷径,有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和若铁路地处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全长825公里,共设22个站点,其中11个客运车站。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部地区重要区域路网干线,也是新疆继2020年北疆铁路环线后的又一铁路环线,更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工程,形成世界首条沙漠环线铁路。

中国通号新型列控系统是什么

西部铁路环境恶劣,海拔高、温差大、人烟稀少,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既有列控系统需要全线轨旁铺设轨道电路、应答器等设备,造成安装建设复杂、维修维护困难,难以适用。因此,西部铁路建设对列控系统提出了要极少维护的需求,包括区间长大线路上不用维护,无人值守车站的设备量维护要大幅压缩。同时,列控系统作为列车运行安全的保护神,又绝不能因设备减少而降低运输安全性的要求。

随着西部铁路大开发,将不断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然引起铁路运输需求不断攀升。因此,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又提出了要能极大提高列车运行密度,缩小列车运行追踪间隔的需求。

为此,国铁集团组织了相关参与单位研究,中国通号自主研发了新型列控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化,不再依赖线路轨旁定位设备,采用IP化通信网络来实现列车和地面设备的双向通信,地面设备根据列车自主定位位置及线路条件实时计算列车间安全追踪运行的最小间隔距离,车载设备根据行车间隔许可和线路数据监控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和安全距离,确保列车高效、安全运行。

中国通号新型列控系统实现了哪些创新

中国通号充分落实“交通强国”和“北斗应用”发展战略,自主研发的新型列控系统可大幅降低建造成本和运维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运输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具备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最高CTCS-4级的主要技术特征,标志着我国列控系统技术水平继续处于世界引领地位,为实现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更广阔的技术支撑。

1.实现1项核心功能:可适应国家铁路长大线路环境下基于机车牵引、由不同车长和不同载重条件客、货编组列车的紧追踪运行功能,从而极大压缩了列车安全追踪运行的间隔距离,由传统公里级间隔缩减为百米级间隔,大大提高了列车运行密度及运输效率。

2.突破2项关键技术:不再使用分布式地面设备感知列车位置和确认列车编组有无脱钩,而改由车载设备综合北斗卫星定位、电子地图、速度传感器等多种信息源,自主感知确定列车位置,同时综合卫星定位数据和列车风管空气压力数据,自主确认列车车体编组的完整性。

3.具备3个突出特点:轻量化、高安全的新型列控系统在区间线路上取消了传统沿线布设的大量信号机及列车占用检查的轨旁设备,在车站内采用具有高度集成化、全电子化和易维护的车站级控制设备,直接控制室外轨旁设备。因此,系统具备轨旁设备简约化、车站区间一体化、设备维护智能化特点。

中国通号聚焦自主创新实践,引领中国高铁列控技术走过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全部历程,真正实现高铁列控技术从“并跑”向“领跑”的超越,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局面,保障在轨设备安全、智能、高效运营,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

在沙漠边缘建铁路,是一项极具世界挑战性的工程。项目现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狂沙遮天蔽日是家常便饭。作为国家高铁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通号坚决扛起落实国家战略的政治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打造精品、智能、绿色、安全工程的动力,组建“党员先锋岗”和临时党支部,将党建与项目建设、团队建设深度融合,全力保障和若铁路项目顺利建设,践行央企的使命担当。

列控联锁一体化所处的南屯和民丰车站,处在全线条件最艰苦的沙漠腹地中央,开车往返一个站需要一天时间,沿途几乎没有可以停留、吃饭的村落,且沿线沙漠国道经常遭受沙尘侵扰,行车异常危险。同时,受国内疫情反复和新疆防疫管控影响,现场试验、调试人员无法完成正常的倒替轮换,清明、五一、端午等多个假期都是在现场度过的。

为克服疫情影,车载参试人员与机车为伴,白天在机车测试,夜里在列车休息,每次测试回来都是一身土,一头沙。地面组人员全天在若羌中心机房和乌鲁木齐CTC中心同步配合测试工作。在京人员虽不在现场,却时刻保持与现场高度同步,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参加每日问题分析会,为测试问题实时分析和解决铸造了坚实后盾,体现了通号人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黄沙莽莽,红旗飘扬。“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和若铁路新型列控系统综合试验临时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现场,中国通号参与现场建设的党员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广袤苍茫的西域大漠回荡,党旗在古城楼兰若羌的上空高高飘扬。

5月4日,国铁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同军亲临和若一线添乘,现场检查指导工程推进。王同军传达了国铁集团党组对和若项目的指示精神,他提出,和若铁路新型列控系统的现场示范应用,是铁路通信信号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工程,进一步展现了中国铁路列控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成果,充分肯定了和若铁路新型列控系统综合试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项目团队在南疆大漠艰苦、恶劣自然条件下长期坚守的辛苦付出表示慰问。

从参建青藏铁路建设开始,中国通号参与了我国西北地区全部重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参与了甘青铁路、宝兰客专、乌局基础网改造、阿富准铁路、拉林铁路等项目建设,为西部地区打开对接内地、对外开放通道。和若铁路新型列控现场综合试验的点滴历程,再次充分印证了中国通号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现场党员先锋队用严的要求、实的作风筑起了无坚不摧的坚强战斗堡垒,所有参建者用不畏艰难、舍我其谁、战天斗地的精神在沙漠书写了辉煌的通号篇章,为南疆人民铺就发展之路、幸福之路,用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浏览次数:517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