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截止到2021年底
中国铁路里程突破15万公里
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
中国高铁发展十余年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行业
先行者和领导者
中国通号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到成为自主创新成功范例
实现对欧洲反向技术输出
高铁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先列
关键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智能高铁实现重大技术创新突破
全面引领全球铁路技术发展
随着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
不断涌现和应用
轨道交通行业对智能化运维
也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通号研制的通信信号系列运维产品
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医疗专家”
实现对信号设备的精准“诊断”
让轨道交通系统
更健康、更高效、更智慧
新晋“医疗专家”是谁?
它们为什么更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
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吧!
C3列控接口监测及诊断系统
( 神经科专家 )
C3列控系统是我国目前已工程化等级最高
速度最快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它包含联锁、列控中心、列车自动防护
列车自动驾驶、无线闭塞中心
临时限速服务器等
大量地面与车载安全控制设备
设备间的通信接口如同人类复杂的神经网络
C3列控接口监测及诊断系统
是基于中国通号全产业链与全产品线优势
打造的处理通信接口的“神经科专家”
其诊断覆盖范围十分广泛
可实现系统全链条业务数据
信令数据及日志数据的采集检测
对结合部的疑难杂症快速精准定位
准确率达到99.99%以上
有力守护列控系统健康高效运转
该系统获得6项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适用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重载货运铁路等通信网络场景,
目前已在合安高铁、合福高铁、京沈高铁、日兰高铁等线路工程应用。
基础设备诊断系统
( 外科专家 )
轨道电路与道岔转换设备
是信号系统主要基础装备
具有检查列车位置、传递行车信息
实现列车转线的作用
室外轨旁设备
因长期处于严酷应用环境
故障率历来较高
而且安装分布广、故障定位难、处理用时长
成为信号系统影响运营效率的主要难题
针对基础设备进行诊断的“外科专家”
应运而生
01 轨道电路智能诊断系统
轨道电路智能诊断系统
是行业内“知名专家”
运用其独有的复杂自然环境、电磁环境
线路环境的高精度模拟仿真技术
将传统整体报警区域
划分为11个细分区域或具体位置
快速精准实现故障诊断定位
尤其是室外疑难问题
将典型故障排查时间从2小时
最低降至10分钟以内
同时具备性能劣化预警功能
提前发现“亚健康”并给出处理建议
确保设备持续保持健康状态
系统已成为我国高速铁路车站标准配置
实现“一户一医”
系统分为普速铁路与高速铁路版本
可满足更广泛的差异化工程应用需求
该系统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发明专利10项,适用于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
目前已装备于京广高铁、京九高铁、合福高铁、陇海线、沪昆线等线路,应用效果良好。
02 道岔转换智能诊断与断轨检查系统
道岔转换智能诊断与断轨检查系统
是行业内的“后起之秀”
智能诊断设备
基于力学、电磁、图像、振动等
多源信息融合感知的“综合检查”
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与专家处理经验的
“集中会诊”
找准症结“开药方”
实现道岔转换阻力等10余项关键信息采集
与无法正常解锁等近20项故障诊断
覆盖现场80%以上的故障场景
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断轨检查设备
为防范道岔钢轨断裂造成的安全风险
采用主动型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判断钢轨是否发生伤损及断裂
以全天时全天候“B超扫描”
监测岔区钢轨状态
完全折断检出率达到100%
误报率小于5%
漏报率0%
大幅降低现场劳动强度
显著提升行车安全水平
系统获11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适用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重载铁路、市域轨道交通等交通场景,
目前已在沈阳局、太原局、呼和局等线路示范应用,运用效果良好。
中国通号
秉承创新驱动、自立自强的发展精神
发展国家列控技术民族产业
引领全球轨道交通技术进步
以实际行动
守护人们美好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