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我们已经走过学生无邪的时代,现在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为了家庭,为了事业而努力拼搏,读书,已经是一种奢侈。工作之余,我们有了更丰富的社会活动,然而“读书”却是最不能被抛弃的一项生活内容。
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要对书本内容咀嚼消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读书受益,而不是读书受害。看到书中名言警句,笔录之,心思之,脑记之,身行之;看到书中廉洁人物,照照自己,寻找差距,扬长避短;看到书中腐败典型,常思贪欲之害,多想想教育自己的社会和人民,多想想辛勤养育自己的父母,多想想关心包容自己的好友。读书最忌“思贪”、“羡慕”,看到腐败分子穷奢极欲,花天酒地便心理失衡,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却落得一个终毁其身的下场。“读书思廉”有“三要”。
一要“精”。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酒,读书思廉应精选读本,应当选择那些具有“心灵良药”的书籍。读书思廉,政治类书籍自然必不可少,这类书能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些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书籍尤不可少,特别是剖析腐败案例的书籍。这类书籍揭示了腐败分子从堕落走向毁灭的人生轨迹,给读者种种警示:丧失信念,就会迷失方向;滥用职权,就会埋下祸根;不慎交友,就会陷入泥坑;荒废学习,就会走向误区……还有一类书不能不读,那就是法律书籍。凡与廉政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都要精读,做到知法畏法。
二要“悟”。在世事纷杂,竞争激烈的社会,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有一些政者,整天忙于应酬,根本就没有时间学习;三杯酒下肚,已然迷迷糊糊,哪里读得进去?偶遇闲暇,读书就成了一种消遣,根本就没有时间读书而思之,猎奇揽胜,走马观花。读,且这么难,悟,就更不易。
三要“行”。英国翻译家诺思说:“读书很多而行动很少的人,就像一口钟;它发出的鸣响,召唤别人,自己却从来不走进教堂。”思廉只是敲响了心中的“大钟”,践廉才走进了廉政的“教堂”。读书思廉,重在思,贵在行。对一名企业职员而言,在扬弃贪念,完成灵魂净化的思廉过程中不断践廉,才算是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小处做起,积小成大,成就业绩。从小事做起,始终做到慎行、慎微、慎行、自警、自省、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总得来说,读书之用,一在学,二在思,三在行。用知识充实自己,也借其引领我们走正确的廉政之路,塑浩气之身。
因此,读书思廉,重在读,贵在思。书籍有一种魔力,能使人看见另一种生活,一种刺激人们、使人们去干大事、强烈的感情和愿望之源泉。其实,书籍具有两面性,既能勉励我们干大事,也能怂恿我们去犯错误。思的方式不同,思的结果迥异。因此,读书应当择善而从,见贤思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