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去过酒泉,那里远离人烟,是一代又一代官兵与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为中国人民铸起了保护伞,因为去过,感知过,所以才对五十多年前的那一声巨响而倍感骄傲,倍感热泪盈眶,那是多少人忍辱负重、隐名埋名才有的成就啊!
新时代的军人虽然也有自己的烦恼,时代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有点进退失据,但我们总要坚信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因为人民军队是不断向前的,现在再惨,也没有过去那样那么惨,想想那一声罗布泊、酒泉、青海......我想,比起牺牲,隐名埋名的寂寞才更让人煎熬,这不同于某一刻地英勇献身、奋不顾身,这种岁月中沉淀自我,让自己与军队、祖国共成长的情怀,才最让人热泪盈眶,因为它本就经历沧桑岁月。
李科浩,2008年从军事交通学院毕业的他被分配到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担任川藏线某兵站政治指导员,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了4年,他说:“我和战友差不多都是两年才能回家过一次春节,不过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份职业,就不能太计较这些。”初此之外,当地地广人稀,冬天平均温度零下5℃,夜晚最低温度甚至低于零下15℃,而在他们驻扎的山沟里,每天12点钟才能见到太阳。由于当地经常处于断水断电的状态,平时他们需要从山上的一条小水渠人工挑生活用水。但进入冬季,水渠早已结冰,每天他们都要用斧子、榔头敲冰化水,再带回营地。李科浩说,由于当地长期处于断水断电状态,他上网次数极其有限,也只能从照片中看到女儿的变化。提起女儿,硬汉李科浩眼眶有些湿润,纵使心中有再多对妻儿、父母的愧疚,也只能隐藏在心底最深处,只因为他们更是中国军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保一方平安,向中国军人致敬!
近日,河南水灾牵动着人心,在郑州阜外华中医院,转移安置群众的救援视频中,有网友发现一位年长的战士神似曾参与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共和国上将朱生岭,经与有关部门核实,这位战士确实是中部战区上将政委朱生岭,据“中部战区号角“报道”,7月21日中午中部战区上将政委朱生岭赶赴郑州,直接前往贾鲁河中牟段堤坝勘察险情,指导抗洪行动,慰问一线官兵,部署下一步抢险救援任务。网友们说:“他是共和国上将,也是人民子弟兵”,这就是中国军魂!
峥嵘岁月,铁血筑军魂。八一建军节之际,祝所有现役、退役军人节日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