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重任 不辱使命
——通号(郑州)电气化局京广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建设纪实
记者 孟宪明 孙帅 张健 通讯员 王世英 刘颖慧
这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在京广线电气化扩能改造施工中,通号(郑州)电气化局紧紧抓住今年京广线45天集中修的难得时机,调集一千多名施工大军,投入23台作业车,在321公里的营业线上摆开战场,风雨无阻,夜以继日,攻坚克难,高效推进,天窗利用率高达95%以上,施工劳效提高4.95倍。
这是一份耀眼的成绩单。45天,更换接触网承导线197条公里、安装组立钢柱169根、架设软横跨78组、更换吊弦 47.63 条公里、调整悬挂 282.42 条公里,同时,完成了2个变电所的设备更新,相当于往年223天的工作量,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平稳有序,没有发生任何人身和行车责任事故。
强化管理,安全施工不动摇
京广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1990年电气化改造后,牵引定数增加,列车密度加大,牵引供电系统负荷大幅增加,近年来,部分设备老化突出,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2015年,国铁集团决定对整个京广线实施电气化扩能改造。当年年底,集团公司决定在管内安阳至孟庙间正式启动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
在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经济效益低,很多老牌电气化施工企业望而却步,不愿接手。关键时刻,刚刚成立的通号(郑州)电气化局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勇担使命,迎难而上,主动承担起了这项艰巨任务,迅速抽调骨干力量,组建施工队伍,全力以赴投入到扩能改造项目建设中。
在营业线上进行施工,首先要保证安全。电气化施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施工结束后列车立刻恢复常速,不像工务施工那样有一个限速、提速过程,这就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他们严格落实郑州局集团公司50号文件和353号电报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行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强化施工作业中的风险卡控。他们从教育培训入手,对施工人员进行人人过关式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干部安全包保,建立风险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不断强化包保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通号(郑州)电气化局副总经理、京广扩能改造施工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王汉兵介绍,针对安全风险高,劳务人员多、安全意识薄弱的实际,他们建立安全风险明白卡制度,针对每次施工不同,通过条目化的风险提示,让每名施工参与者明白风险所在,做好安全防护。推行大兵团作战方式,副指挥长亲自组织施工,多工种联合作业,卡控安全重点,提高劳动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他们还借助集团公司的各类督导检查,定期对所反馈的问题进行自查通报,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高标定位,精良标准贯始终
京广铁路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对牵引供电系统和电气化设备的施工精良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的组织领导,快速推进施工,今年1月初,通号(郑州)电气化局专门成立了独立核算的京广电气化改造指挥部,抽调管理骨干14人,组成专门的管理班子,集中精力加强安全、质量和进度管控。
在施工过程中,指挥部打破以往新线施工形成的思维定式,认真对标集团公司“新三会”“三亲自”等相关施工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在强化“一施工四方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视频监控方案,实现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全过程监控,有力地督促了各项管理规定的落实和作业标准的执行。
为提高牵引供电系统和电气化设备的极限性能,他们秉承“计算微机化、预配工厂化、安装专业化”的工作理念,引入先进的工艺和工法组织施工。他们通过采用TPS1000激光仪测量和“工厂化”预配,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预制水平;通过采用恒张力放线车、弹性吊索专用拉力计等机具,保证了设备的高精度。
作为企业股东,集团公司高度重视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工作进度,今年3月初,集团公司领导专门组织双方相关部门和站段负责人召开协调会,解决施工中遇到的诸多难题,特别是从相关站段调集了20多台轨道作业车参与施工,并指派专人添乘,极大地补强了通号(郑州)电气化局的施工力量,为充分利用施工天窗、提高施工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攻坚克难,防控复工两手抓
今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京广线扩能改造既定的施工计划,如何防控疫情、如何尽快复工,成了通号(郑州)电气化局开年的首场硬仗。
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带来的双重压力,指挥部不等不靠,积极应对,指挥长李佳春从2月初开始,就带领4个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多方奔走,积极争取集团公司的支持,主动对接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做好复工准备。
他们制定周密的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方案和措施,建立疫情监控日报制度,先后投入15万元购置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他们主动与劳务公司联系工人返岗事宜,共组织包车39趟,开具复工健康证明825份,及时解决了返岗难问题。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们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对进场人员的健康、活动轨迹实施严格审查、评估,做好复工人员的报备登记及异地进场人员的隔离,每天指定专人对所有到岗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办公、宿舍、公共场所以及车辆进行消毒。同时,他们及时为4个项目部采购了充足粮食和蔬菜,确保重点工程及时复工。
经过指挥部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京广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施工于3月15日实现全面复工。
按照国铁集团的安排,从4月6日至5月21日,京广线将开展45天的集中修。指挥部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有利时机,全员上阵,组成7个作业队,投入23台接触网作业车,在321公里的营业线上摆开了战场。
在集中修施工的日日夜夜,指挥部的管理人员沉在施工一线,控安全盯进度、抓质量;一千多名施工大军起早贪黑,夜以继日,风雨无阻,顽强奋战,仅仅45天,他们就完成工程总产值的十二分之一,相当于过去223天的工作量。
靠前指挥,运输施工双推进
在营业线上施工,除了安全压力大、施工标准高,指挥部还要正确处理施工要点和行车组织的矛盾。集团公司作为甲方,希望将施工对行车的影响降至最低,特别是当两者发生冲突时,经常是停施工保行车。而作为施工的乙方,受施工进度和用工成本的制约,则希望施工保持连续性,这也是很多老牌电气化施工企业不愿接手这项工程的关键问题所在。
为破解这一难题,通号(郑州)电气化局千方百计提高施工效率,要求指挥部管理人员全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包保到点,与现场施工人员同吃同住,把握施工重点,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不利因素。
在新乡南场施工中,针对有多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施工组织难度大的实际,新乡项目部经过认真调研和评估,提出了施工变更计划,建议利用新月、新焦铁路同步集中修的时机,提前对新乡南场进行施工。这项建议得到了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上报国铁集团后,很快通过了审批。
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和站段全力以赴提供方便,运输部门积极给点,316个计划天窗,除去下雨和施工维修冲突外,兑现301次;新乡、郑州供电段和安阳综合段把其他线暂时不急使用的轨道车辆提供出来;配合单位克服自己施工人力不足的困难,抽出人力配合施工,极大地推进整体施工进度。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到今年年底,京广线电气化扩能改造项目接触网专业主体完工,变电专业全部工程验交完毕。依据目前进度,京广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已经具备条件如期完成年度计划。
指挥长李佳春表示,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将以百倍的干劲和必胜的信心,开足马力,全力以赴确保施工项目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