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哈牡铁路“最大车站”喜传捷报

发布时间:2017-05-10 作者:李铁钢 马小龙 陆旋 来源: 字号:

5月8日15时50分,经过240余名参建人员10余个小时的紧张鏖战,由通号工程局集团北京分公司负责施工的牡丹江枢纽(西场)封锁施工正点销记,标志着哈牡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全线最大枢纽站正式开通,为后续的各站开通树立了榜样、奠定了基础。

牡丹江枢纽作为哈牡电气化线路东端的枢纽,是黑龙江东南部地域铁路的中心,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本次开通主要任务是将既有的牡西场与峰尾场合并集中控制,主要涉及的工作量包括:通信牡西既有通信数调、无线列调、办公网通道及自动电话等设备搬迁,新信号楼数调前台、无线列调台、办公网启用等设备启用,新旧信号机倒装及调试113架,区间、站内轨道电路倒装及调试109区段,道岔转辙机倒装调试87组,电缆倒接44条,场联试验6站/场。

作为大型枢纽开通,又是既有线施工,工作量繁重、站场条件复杂、安全压力极大。为确保本次开通万无一失,通号工程局北京分公司哈牡项目部充分总结以往各站“枢纽开通”经验,开通前做了充分的安排部署。

未雨绸缪,准备充分。本着一切向“前”的原则,充分利用开通前的施工“天窗”,提前完成室内外信号机、轨道电路、道岔对位试验、结合部位调查,确保全覆盖;提前编制完成各种作业单,结合此次开通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开通技术方案》;提前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员工召开了“牡丹江枢纽西场开通交底会”,分公司主要领导从安全质量卡控、施工重点、驻站防护、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带领大家进行了“重温”,为此次开通做了总动员。

人员部署到位,队伍精诚团结。为确保施工安全顺利实施,项目部特成立开通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组,按照施工内容现场指挥组下设室外施工作业组、室内施工作业组、安全防护组、物资机具组、后勤保障组、应急组等,各组由结合工序、任务的不同进行了“二次分组”,小组总数多达近50个,各小组分工明确、作业位置清晰、联络及时。开通过程中,全体员工提前到岗,各司其职,准确到位的完成了各自任务,彰显了通号人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

严把安全质量、技术方案关。为确保开通安全、文明、有序,项目部大举“规定牌”。从施工作业、驻站防护、行车安全等方面规定了14项“开通注意事项”;结合重点卡控和安全隐患内容,规定了10项“风险控制点”,编制了相关“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质量保障措施”,并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重点监控表和施工安全风险卡控表,更加清晰的提醒开通人员重点卡控方向;结合开通内容,编制了详细的“施工作业流程图”,从施工前准备作业、封锁时间段和工序进度等进行了形象的展示,有效的指导开通;另外,对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面做了特别规定,力争持续安全、文明、环保开通。

自进场以来,哈牡项目部便将牡丹江枢纽施工作为重点站来关注,以“四个标准化”为抓手,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分派精兵强将驻守阵地,由于交叉施工影响、东北天气原因,直到四月份才真正开启了“大干”模式,项目部采取了“天窗点分解法”,充分利用每一个施工方案,精、准、稳的完成施工任务,历经近20次“III级”施工,全部安全正点,系统试验全部“一次到位”,充分展示了分公司精湛的专业优势、施工优势和能打硬仗的劲头儿。

开通当天,通号工程局集团和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工程局集团副总经理徐国斌、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兰庆锁等相关领导提前到岗、全程把关,参与试验开通,为顺利开通提供了有力保证。哈尔滨铁路局、哈牡公司等单位有关领导纷纷到场盯控,并对此次开通从安排部署到组织落实给予了高度评价。牡丹江枢纽(西场)的顺利开通,是哈牡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一次“完美大捷”,再次展现了分公司“强悍”实力,彰显了通号员工敢于亮剑,勇于当先的优秀品质。

目前,牡丹江枢纽(西场)设备已正常交付使用,为防止新条件接入可能引起设备的不稳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分公司哈牡项目部派驻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轮流值班72小时,以便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故障,确保运输、设备安全。

时至五月,黑龙江的春天也已到来,施工的黄金期也已到来,2017年是哈牡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收官之年,分公司哈牡项目部将全力以赴,安全优质按时完成开通目标,为东北铁路建设加足马力、扬帆远航。

牡丹江枢纽西场开通前交底会

工程局集团、分公司领导现场盯控

技术人员盯台指挥

技术人员正在紧张试验

浏览次数:777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