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铁路信号技术的“行者”张继忠——记天津分公司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信号组亚军

发布时间:2017-11-24 作者:赵兵硕 来源: 字号:

11月17日,经过3天的激烈比拼,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来自第五项目部的员工张继忠一举夺得亚军殊荣。

提起张继忠,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这位以技扬名的年轻小伙早已在多次大型比赛中崭露头角,摘得很多含金量极高的荣誉:2014年荣获第十四届股份公司技能大赛“股份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荣获第十五届股份公司技能大赛“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等等。

而这些荣誉只是他努力的证明,前进的动力,在我看来,值得学习的,是他工作中拼搏进取,刻苦钻研的精神。

初识张继忠,还是在三年前的贵广工程,经理指着在旁埋头改图的他对我说:“你明天开始跟他去昌明站信号楼试验,机会难得,要好好学。”当时我的心里就犯起了嘀咕:“就这个比我大不了一两岁的哥们儿吗,他能会多少啊?”他回头冲我微笑着说:“稍等一下,我弄完手上这活儿,大概给你讲一下咱的工作。”看到他的眼神时,我心中莫名安定下来,那是种散发着自信光芒的眼神,似乎未来的工作早已胸有成竹。

而后与他共处的两个月时间,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进了信号楼仿佛进了他的后花园,一切程序全都轻车熟路,胜券在握,对复杂电路的灵活掌握,对处理故障的准确判断,让我不得不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一起工作的电务段同志们起初还对他的判断有着这样那样的疑问,在一次次的结果验证下,电务段也对他由衷的佩服,说话的口吻也渐渐由质疑探讨变成了请教学习,甚至有些人还偷偷拿笔记录了下来,俨然忘记了他的年龄或许比自己还小。

也许头脑灵活,思维清晰是他能迅速掌握信号技能的优势,那么戒骄戒躁,刻苦钻研则是他成功的必然。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周围一圈人都一筹莫展,选择放弃,只有他稳定心情,拿起图纸,专心研究,时而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时而在机柜前校对线缆,图实结合,到了下班时间大家喊他回去吃饭,他头也不抬的挥挥手说你们先回,我再看看,这一看,便忘记了时间,经常大家吃完饭回来上班了才发现,他还蹲在那里研究。当他站起来,眉头舒展开啦,眼睛里又闪烁着自信的光芒的时候我们知道,又一难关被他攻克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机遇从来都格外眷恋有准备的人。2014年7月,项目部委以张继忠合福高铁施工项目部总工的重任。一直以技术员身份发光发热的他初次接到通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惊喜或忐忑,而是第一时间准确定位,请教前辈,缕清自己的职责,进而开始搜集研究关于合福高铁的信息,在上任之前便已对将来的工作勾勒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上任后,张继忠遇到了未曾经历过的重重困难,不同于技术难题,总工更需要一个宏观意识,每一个问题要考虑周到全面,否则便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一向擅于独立解决问题的他学会了采百家之长,每一项工作,他都会打电话问每个工地负责人,落实到每个工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站内定标的时候,他每天白天跑来现场参与定复测,做到对现场实际情况了然于胸,然后晚上加班加点把定复测数据规制成表。安装设备基础过程中,由于合福铁路线路地形特殊,很多路基上还有防撞墙,基础型号不能按路基来,张继忠便亲自跟踪安装,具体到每个点应该用什么型号,详细交底,面对面的解答安装人员存在的诸多疑惑,最终基础安装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热爱工作,视工作如生命的他不仅踏实肯干,还经常用心思索每一项工作哪里可以做的更好,哪里有改进的空间。在合福高铁之前,室内走线一直用的是槽子,影响线把的美观性,张继忠和同事们一起探讨研究,最终一致认为用不锈钢支架可行,并在电脑上画出了大致模型,说干就干,张继忠带人采购来支架,在信号楼里现场根据尺寸加工,焊接,然后在支架上布线走线,结果验证了他们的想法,用支架不仅可以完美展现出来走线工艺,而且特别“高大上”,全线按此施工完成后,得到前来参观的各方人士一致嘉奖。在后续的工程中,这个办法又得到了改进,由厂家专业生产的铝合金组装支架应运而生,沿用至今。

2015年6月28日,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的合福铁路全线正式投入运营,张继忠不负众望,给自己的首任总工职位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通号是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地方,有实力的人总是会被挖掘出来予以重用,在见识到张继忠已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后,五部经理郭宝山任人唯贤,指派其任武九客专(湖北段)项目部主管工程师一职。张继忠总结出在合福任总工的经验,扬长避短,轻车熟路,宏观掌控,将武九湖北段信号工程安排的有条不紊,2017年7月,武九湖北段完美收官,张继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用来形容张继忠一点也不为过,他就像一个行者,一旦认定了脚下的路,就在这条路上一往无前,披荆斩棘。

这位行走在铁路信号技术道路上的行者,热爱工作,热爱通号,兢兢业业,他用他的坚守和付出,让我们看到通号人的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浏览次数:238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