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冠军风采——记天津分公司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冠军

发布时间:2017-11-22 作者:刘朵朵、吴玉松 来源: 字号:

 前言:日前,天津分公司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顺利谢幕,来自各项目部的数十名技能精英齐聚津门,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第四项目部刘少华、第五项目部兰路路以优异的成绩,分别夺得通信、信号组冠军。充分展示了一线职工精湛的技能水平,下面以人物专题的形式,展示冠军们在施工一线的风采。

 

兰路路的冠军路

兰路路,2009年3月入职,现在是天津分公司第五项目部助理工程师。

工作八年来,他先后参加了武广高铁、海南东环铁路、哈大高铁、武黄城际铁路、兰新高铁、京津城际延伸线、津保铁路、汉口枢纽等工程建设,八年施工一线的磨砺,成就了他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施工经验。八年逐梦路,成就了他踏实尚进、厚积薄发的优秀品质。这不,在刚刚落幕的天津分公司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不言不语的他一举拿下了轨道交通信号组冠军。

学习为源,实践为师。刚到单位那年他刚20岁——一个大部分同龄人还只琢磨怎么吃好、玩好的年纪。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信号工,他刻苦专研专业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凡事都脚踏实地的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工作中遇到技术难题,主动向老师傅请教,不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听完师傅讲解后自己再捋一遍思路,增强记忆。从室外到室内,点滴做起,从现场调查、信号电缆敷设,箱盒安装及配线、电容、信号机安装及ZPW-2000设备安装,导通到信号联锁模拟试验认真学习,总结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熟练掌握了信号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009年,正是武广高铁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抢工期,在长达10公里的浏阳河隧道里,他每天早上5点钟走进去,第二天凌晨才出来,连续19天都没有见过外面的太阳。记得有一次,在等外面送饭的时候,坐在二台上的他突然就摔倒了,大家问他怎么回事,他不好意思的说“刚坐那睡着了,梦见了一张床,谁知道一睡就掉下来了。”无论再苦再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他坚信努力就会有收获,他的梦想就是:啥时候能进信号楼学习学习就好了。

2010年海南东环铁路信号工程中,他有幸被调到了三亚动车所信号楼,他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从学习看图纸、放线到送电、模拟试验,他都一点不敢懈怠,闲暇之时他就在信号楼里拿着图纸摸索研究,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及时向技术请教,因为他的好学上进,当年就被项目部评为“先进生产标兵”。

在武黄城际铁路中,他终于迎来了独挑大梁的机会 ,负责花湖站、黄石北站的室内工作,从室内机柜安装到设备安装试验,他都亲力亲为,这让他对每一项工作都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信号楼试验是一个特别寂寞的工作,都是独自在信号楼里干活,他从没抱怨过。有一次,为了查找黄石北站的道岔故障,他反复研究图纸、导通配线,连午饭都忘了吃,当所有的故障都被他一一找出来的时候,他高兴得一整晚都没有睡觉。

作为一个信号技术人员,通常都是工地最紧张的时候把他调去进行设备调试,2014年的兰新线他负责全线各站信号设备模拟试验平推工作,在兰州西高速场、兰州西动车所在室外道岔尚不具备安装条件的时候,他从库房要来了5台转辙机,把2个站的100多组道岔动作电路全部调试完毕,为后续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武孝城际铁路引入汉口站工程中,该项目作业环境施工场地拥挤狭窄,涉及多条线路,多专业作业,先后制约,相互影响;京广正线上的汉口线路所改造,涉及新墩站改造,且天窗时间与汉口站不同步;此施工影响武汉铁路局管内京石武、沪蓉高铁,武石、武咸、武冈城际,以及既有的京广线、汉丹客线、汉丹货线、汉口汉西联络线、京广汉口联络线、天普联络线、丹水池联络线等众多线路运营,涉及站房客运设备、系统等配套设施项目和软件修改工作量巨大,系统集成度大,管线复杂。身为工程部副部长的他和项目经理张庆忠经常性的研究施工方案到凌晨两三点,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开通,他认真做好现场施工作业单,并亲自到现场对每一个配线进行调查,创造性的把室外需要修改配线的地方拍摄成照片,在照片上明确标注、打印并发放到每一个施工人员手中,使参加施工的人员,结合照片,对自己施工的范围一目了然,保证了武孝城际铁路引入汉口站工程的顺利开通。

通过项目部的不断培养和自身的不断努力,短短几年间,路路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受项目部的推荐,他多次凭着优异的施工技术,在各个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在2014年第十四届股份公司技能大赛中获得“股份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天津分公司第三届技能大赛中取得第二名、2016年第十五届股份公司技能大赛中荣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

古人云:“不待扬鞭自奋蹄”。相信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他必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主动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未来他将以更加自信与活力,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冠军的成长之路

11月17日,经过近4个月的筹备组织和3天的激烈比拼,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第四项目部的参赛选手刘少华获得通信专业组冠军。

踏实肯干,永不放弃、善于学习是大家对刘少华的评价。2010年入职天津分公司第四项目部,踏实肯干的他,先后参与过哈大、向莆、甘青、合福、京津延伸线、津保、武九等铁路建设,目前,在石济客专担任设备组工长。

刘少华因施工经验丰富、技术精湛,2016连续两次,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铁路行业国际装备展和长沙装备展的建设。

2010年初次入职,那时他还是个对通信施工技术一无所知的毛头小子。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不服输的刘少华,在工作中细心观察老师傅们的每个施工工艺流程,不懂就问,如饥似渴地学习。现场中,老师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都认真的做好记录,等下班后再认真查阅图纸,细心研究,自己没搞懂的第二天再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

下班时间,当弟兄们都在玩游戏、聊天的时候,刘少华是最显得“格格不入”的时候,他喜欢拿出自己的毛笔,龙飞凤舞地练上一会儿;或者双手往后一背,饶有兴致地吟诗作赋。每每看到此景此景,都会让人怀疑穿越了时空。这样一个文艺范儿十足的热血小愤青,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拿下了专科毕业证书,据说今年他还主动要求参加了一级建造师的考试。

第四项目部历来就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技能型职工的培训和锻炼。而踏实肯干的刘少华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哈大、向莆、合福客专的锤炼进步明显,自然得到领导的垂青。到了2014年京津城际延伸线和津保铁路时,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一丝不苟、扎实工作的态度,刘少华已经成为了设备组的班组长。

京津延伸线的终点于家堡车站,众所周知是个令人头疼的车站,因为这个站属于地下车站。冬天施工时,通信机房内不能放置任何取暖设施,特别冷。寒冷的冬天里,刘少华带领他们班组的兄弟们,脱掉笨重的棉大衣,撸起袖子就摆弄2M线、网线。手冻得通红,也丝毫没有让他停下歇息一会儿,一条条僵硬的线缆就在他的巧手摆弄下,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每天吃过晚饭后,刘少华还要组织班组的兄弟们坐在一起,探讨当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新加入到班组的新成员,尽快融入集体,掌握业务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班组成员间有了更深的了解,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明显提升,而他也从交流沟通中收获了进步和快乐,如期完成于家堡的施工任务。

天津站施工应该说是京延项目上最难啃的硬骨头了,所有的施工都需要在天窗点进行,而每天的天窗点只有三个小时。有一天,原本从装车到运输一路上都挺顺利,但是当货车开进天津站后广场时却遇到了麻烦。

“对不起,你们的车不能再往前开了,要想进站只能找领导办手续。”后广场的安保人员拦住了去路。

“前几天我们运输光缆时还能进呢,今天怎么不行了?”

“对不起,今天刚接到通知,一切车辆禁止通行。”安保人员坚持原则。

“这么晚了人家都休息了,再联系人家多不合适呀,反正就多走200多米,不行咱们抬进去吧,无非就是多费些时间。”刘少华带着几个小伙说干就干,卸车扛机柜,楼上楼下几个来回走下来,汗水就湿透了衣服。可是他们的步伐依旧矫健。

凌晨3点,小伙子们终于把最后一架机柜摆放在预定位置,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后来,他参建的京津城际延伸线施工工艺被北京铁路局大力推崇为“全路优秀施工典范”。

今年的技能大赛项目部很重视,本意是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在项目部内掀起了一场立足本岗、学技练功的高潮,充分调动员工学技术、练本领、展作为的积极性。刘少华得知后第一个就报了名。“去年的大赛我太紧张了发挥有些失常,这次我一定稳定住情绪,力争好的名次,希望不要辜负项目部的期望,错失这么好的锻炼平台。”项目经理胡斌心里原本想到 的人选就有他,当看到他这么积极上进时,非常高兴。为了给本次竞赛提供优秀技能选手,保证此次竞赛的质量,项目部决定在位于衡水的石济项目部集中培训一周,经过内部考核选拔,刘少华如愿取得了参赛资格。

刘少华就是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成为今天的技能大赛的冠军。

“其实这次大赛取得冠军,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如果没有项目部对技能人才的重视与培养,没有第四项目部这么优秀的团队,就没有今天的我。”刘少华谦虚的说到。

浏览次数:342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