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程队一线员工攻坚克难在全国各地的高铁客专战线上,如何提高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后勤保障服务质量上,是保证他们施工生产热情和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关键。
4月份以来,宝兰客专进入关键的全面开工建设时期,承担通信信号工程的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从严把“采购、安全、纳谏、服务”四个关口出发,切实加强项目部食堂的管理和服务质量。
项目部制定了《宝兰项目部食堂管理办法》,注重在日常丰富菜品搭配、提高菜品工艺,尽力组做到饭菜可口,满足大众口味。他们建立食堂菜品采购台账记录,规定全部材料定点采购,保证原料质量且新鲜;对炊事员加工食品规定了操作规程,并且坚持“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四步骤,对食堂灶具、厨具以及餐厅内外及时进行打扫、清理和消毒,做到干净、清洁、卫生,从源头上保证食堂的卫生安全;针对食堂饭菜质量、服务态度合理、广泛征求员工建议,定期排定营养搭配合理的菜单,荤素、菜汤搭配,丰富饭菜种类,提高职工用餐满意度;根据各班组作业施工时间,食堂灵活掌握烹调时间、开餐时间,用餐过程中采取保温措施保持饭菜热度;根据工程开通、劳动竞赛或节日期间,项目部食堂集中考虑改善职工伙食,采用自做自送的“外卖”形式,配备热度饮品等,将可口香甜的饭菜送到施工一线现场,为一线员工提供了宝贵的作业时间。
另外,项目部还从“降本增效”角度出发,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效果。他们考虑职工大多数来自北方,赶上一线职工收工回来早,就鼓动大伙跟着一块包饺子、蒸包子、做烤鸭等一系列员工眼中的美味佳肴。此时,大家随意发挥,“拼凑”出来餐桌上的菜肴不算精致,但绝对对口,飘香的菜肴往往在大家的谈笑声中一扫而光。
宝兰工地:“快乐”的饺子
“项目部32人,一人30个饺子,至少需要包960个饺子……”今天星期六,按照项目部菜谱,晚上吃饺子,但是人少了包不出来,可是让项目的厨师大姐发了愁。
项目部考虑职工大多数来自北方,想趁晚上职工从工地回来得早,人手多给大家包顿饺子。包饺子的荠菜是从果园地里挖来的,荠菜馅饺子哥们儿弟兄们的最爱。荠菜个头很小,而需要做的馅很多,厨师一人做起来单单是这择菜就不是个轻松活儿。
“呀大姐,着急了吧!还好我们赶得紧,总算是能帮上忙了。”刚刚结束施工回来的小李围着厨房咋呼道。
“小伙子们,赶紧洗手准备啦!”王师傅也是招呼着大家伙来到厨房帮忙。
十几个人涌进厨房,揉面、剁馅、和馅、擀面皮儿、包饺子,大家分工有序,有说有笑,场面十分热闹。“咱们这整个是个‘饺子开会’,天南地北的,哪里的包法都有,各具特色呀!”大壮左手拿起个面团摁扁,右手拿着擀面杖几下擀动,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圆滑饺子皮甩出手来。“我去!不是吧大壮哥,你这也太酷了!这皮擀的不光漂亮,还能供得上五个人包,太厉害了!”“哈哈……那必须得厉害,你大壮哥在家是妻管严。”“去你的,你才是呢。”大家嘴上逗着,手上活儿不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花样百出的饺子成型了,大家分享着各自包饺子的经验。
随着热腾腾的饺子出锅,在餐厅里,全体员工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品尝自己包的饺子,看着碗里的饺子好像一个个都带着笑脸,幸福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庞。
武九工地:餐桌为“家”
“老牛,这只板鸭就用来当晚饭的下酒菜吧。”在武九客专工地施工归来的韩冰提着板鸭径直来到厨房放在案板上。板鸭是他下班途中路边买来的,因为来自江西的王少国两日前不经意提起的那么一句,好长时间没吃过板鸭了。黑黝黝的鸭肉飘散出阵阵独特的熏烤味道。
“开饭喽!”伴随着食堂厨师牛瑞彬这么一声吼,从一楼到四楼,人人听的真切,真怀疑这个跟随工程队伍几近三十年的大厨是走村串乡的卖货郎出身。
“哟,好有味道的竹笋!这爆炒竹笋也真是好吃的没谁了。”来自北方的杨洪波竹笋吃的少,第一眼就盯上了那鲜香滑嫩的油爆鲜笋。“我们下山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个老乡背着一箩筐竹笋往下走,捎带着买了五斤。”“来尝尝这个,正宗的荠菜炒肉。”对养生很注重的孙永明夹起一小撮荠菜炒肉放在嘴里,分外得意的摇头晃脑。“就知道你小子好这口,这是我在咱屋后的山坡上采的,纯绿色,无污染。”司机王胜言语中透着鄙视,眼中含着满意的微笑。
“文龙,这包子你可得多吃几个。常去的那个小店里今天没面粉了,牛大爷可是穿了几条街买来的面粉。”南方主食以米饭为主,来自河南的吴文龙米饭总是吃不饱,牛瑞彬的厨房里也因此顿顿必有面食。“感谢我牛爷!”吴文龙的话语里似是调侃,满含感动。
“来,蛋糕也放着。小孙,生日快乐啊!”调度李希文走进门来,将手里的生日蛋糕放上餐桌。“谢谢呀!您怎么知道今天我生日?”“看来就快差你自己不知道了,要不是你生日能给你开小灶呀!”“Happy Birthday!”
飘香的菜肴在大家的谈笑声中一扫而光,被涂了一脸奶油的孙渊格电话响起。他掏出电话走到角落接起:“妈,没忘,您辛苦了,大家对我特别好……”哽咽声中,小孙在角落里偷偷擦拭着眼角。

集体包饺子

列队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