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宝兰,因你而美

发布时间:2017-08-10 作者:天津分公司 来源: 字号:

引言:7月11日,兰州铁路局向中国通号发来电报:对中国通号在徐兰高速铁路宝兰段(兰州局管段)建设中展示出的一流的施工工艺、科学的施工管理以及优异表现提出通报表扬,对通号工程局集团张朝波、季鹏、赵立新、蔺翔等5位同志在工程建设中的突出表现给予肯定。与此同时,我们也收到了现场通讯员对这几名同志进行特写的人物稿件,经过整理修改,与大家共享。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带着初心上路,与责任心同行,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轨道上的美丽人生

——记宝兰项目经理张朝波

他话语不多,但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古铜色的脸宽厚朴实,凝刻着粗犷和刚毅,眉宇间透出一种执著和深沉。黝黑的眼睛深处闪射出一种坚韧与刚毅,蕴藏着一种看不见的燃烧,一种火热,一种能量,永远燃烧着一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他就是通号工程局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宝兰客专(甘肃段)项目经理张朝波。

张朝波,1981年参加工作,长年扎根施工一线,在中国铁路技术改造中摸爬滚打了近40年,从信号工、技术员,再到“最高指挥官”,从UM71、电码化、18信息到2000A、C3级列控系统,从武广、大秦铁路、京沪高铁到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再到宝兰客专,他迈出了坚实而稳健的步伐,留下了一串串闪亮的足迹,谱写了一篇篇壮美的人生。

“以精品为标尺,精益求精,筑造精品”是张朝波一贯坚持的施工理念。无论是在技术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上,他始终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将工程质量摆在首位。宝兰1:1模拟工厂众所周知,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有效解决了站前挤压站后工期的“老大难”问题。然后成功的背后,总有诸多的付出,从始至终,他亲自把关各项关键施工工序,深夜的时候还在和技术人员探讨工艺改进方法,本着兑现质量承诺,从方便接管维护角度和现场实际情况出发,他与各级参建人员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开展技术攻关,以至于宝兰工艺享誉兰局、推至全路。

在工作中,他以“抓工程技术,一丝不苟;抓工程进度,一着不让;抓工程质量,一点情面不讲;抓工程安全,一刻也不放松”为具体要求,采取多项管理举措,促进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在项目管理上,必须标准化;在成本核算上,必须精细化;在日常管理上,必须军事化。这些是他的制胜的法宝。超前预想,密切与建设、接管单位沟通,根据现场实际大胆创新,实时掌握站前情况等等,这些能使他谋中布局,胜券在握。

他是干信号出身,但是项目上没有难的到他的,通信施工上的一些难路虎都是他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再到物资、商务、安全质量他总能严格把关,解决问题,负责通信施工的工程部副部长马立虎遇到工程中棘手的问题,张朝波总能给他支上几招。他经常要求项目人员做事情要“勤动脑、肯琢磨、多研究”。他在管理项目讲究一个原则,那就是:凡事要积极而且要落实到位。项目部人员由于处理一些事情没有去弄透彻,没有深入解决问题,没少受到他的“教育”,这也促使大家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他的这种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当项目部人员都去休息的时候,他办公室灯还亮着,那是他正在琢磨先要做哪些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各个事情的优先级等等……

群雁高飞看头雁。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项目部的员工不仅工作起来就像上足了发条,与项目同荣辱、共患难的责任意识也空前强烈。和一些乐于“炫耀”的人不同,即使后来自学了专科,但经常提起的还是自己技校毕业的出身。他经常拿自己的经历勉励项目部的年轻人:“你们是正牌大学生,起点比我高多了。只要敢于梦想,付诸努力,就有实现的可能!”这些年,张朝波言传身教培养了不少年轻人,他们都相继走上了项目领导岗位。他常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项目部的年轻人,在项目部的年轻人眼中,他不仅是一个敬业、有能力、以身垂范的好领导,更是一位帮助自己成长的老师、兄长,大家的困惑愿意找他倾吐,困难也愿意找他帮忙。

正是这样,他以那超常的智慧和勇气,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信念。岁月荏苒,任白发点染沧桑,任皱纹镌刻辛劳,他为铁路事业无悔付出,一步步成为通信信号项目施工管理领域的佼佼者,获得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五项目部 杨涛

青春之美绽放宝兰

如果青春是醺人欲醉的海风,那么自信就是这和风前行的路标;

如果青春是巍峨入云的高山,那么拼搏就是这山脉层层拔高的动力;

如果青春是高歌奋进的谱曲,那么坚强就是这旋律奏响的最强音!

季鹏——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处项目实施主管,现任中国通号宝兰客专(甘肃段)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部长,高级工程师。自2013年兰新高铁开建以来,他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务实的态度投身通号事业,在祖国的西北大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青春梦想,为兰新高铁、宝兰高铁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北大地 是我的第二故乡”

34岁的季鹏,2007年7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先后参加了哈鄯电码化改造、哈密站改、乌精二线、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兰新高铁等多条铁路施工建设。10年的磨砺、打拼已经为他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实战经验。但他总说:“学无止境,不学就落后了。”

2013年,兰新高铁(甘青段)开建,他被委以重任,以工程部部长的身份投身西北事业中,这一呆,就是至今……回忆当初,他有很多的不适应。一是工作压力大,年纪尚轻就挑起了工程的大梁,在担心干不好的同时,自身也有很多欠缺。二是西北天气干燥,再加上一些地区的高原反应,身体有些不习惯。为了尽快融入岗位工作,他坚持从头开始,看规范、识图纸、学标准,白天和其他现场人员一道现场配线施工,晚上回来又加班加点查阅资料,虚心向同事请教,有时为了一个技术难点,熬到夜里一、两点才去休息。扎实、肯干、吃苦、好学要他收获了自信与成绩,圆满完成了兰新客专通信信号的施工任务,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通。

2015年,在建设宝兰客专、建功‘四纵四横’、服务西部开发、助力丝路建设”的战役中,他这位“老手”继续担任工程部长。由于有了兰新线的施工经验,这次他显得的得心应手。在具体施工中,由于线路长、工期紧、交叉作业多等诸多不利条件,季鹏每天早起开完交班会就带领班组鏖战在施工一线。对于施工当中的各个重要工序和环节,他严格把关,对施工操作的关键点和难点仔细讲解,一旦发现问题马上指导施工人员改正,确保施工质量。

当谈及在宝兰客专最大的收获时,他笑着说:“在西北大地一待就是4年,它就像我的第二故乡,对这里已经有了感情。为家乡人民做贡献,还谈什么收获呢?”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熟悉季鹏的人,都知道,他始终坚持“干中学,学中干”的岗位学习理念以及“尽职尽责、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他总是:“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在宝兰客专,他每次认真组织施工项目部技术骨干根据工程特点,加强组织管理、技术人员提前介入,强化了各系统接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项目施工赢得了时间。

不得不提的,当然是组织实施宝兰的1:1“模拟工厂”。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结合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兰新二线等多个重点工程“预制”工作经验基础上,他们全新推出“整建制”“全套化”的通信基站、信号中继站1:1“模拟工厂”。具体做法是:在库房严格按照基站、中继站设计图纸实际大小、设备规格型号、摆放布局,建起了模拟站房。一来首次将首件定标从施工现场整件搬到预制工厂,顺利完成重要工期节点;二来对推进全线50座基站、19个中继站的施工进度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大大节约施工周期,受到了监管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在项目具体实施中,他与项目部技术人员一起,因地制宜,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开展技术攻关,创新了方向盒平行安装在防撞墙内侧;改进备用电缆施工工艺,摒弃原来电缆备用在槽道底部平行盘“S”弯,改为垂直于槽道底部、用卡具固定在槽道壁上,巧妙地克服了光、电缆同沟交叉问题;针对岔心辄岔角处空间狭小,道岔跳线安装不牢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岔心处跳线安装器,保证轨道电路电气可靠连通,消除安全隐患;把室内电缆成端整齐划一地安装在增设的组机柜内,成端制作安装在机柜正面;走线采用分层栅格,拐角处增加桥架,使电源线、信号线等立体分层布放,美观,漂亮。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季鹏做到了。

——“不负青春,要经得起折腾”

在业余时间,季鹏他积极提高自身水平,工法《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级调试工法》获得国家二级、铁道部级工法,论文《关于铁路信号工程施工的思考》、《探究分析铁路信号施工过程控制》分别获得嘉奖,论文《关于铁路信号工程施工的思考》入选国家级期刊《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探究分析铁路信号施工过程控制》入选国家级期刊《工业B》,参与《信号系统RAMS的深入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

结语:

如今,宝兰客专已正式开通运行,这条古丝路上的最美高铁将承载着他的青春与梦想起航腾飞在西北大地。

——第五项目部 杨涛

青年担当赵立新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一句朴实的座右铭,成为了他人生发展的航标灯。

他是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第六项目部副经理赵立新,个头不高,微胖的身材显得颇有福气,深邃的眼神中透着睿智与胆识。

赵立新于2010年7月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铁路信号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加哈大高铁、北同蒲原平至太原北段扩能改造自动闭塞工程、向莆铁路、兰新铁路甘青段、准池铁路、向莆铁路道岔缺口监测、宝兰客专等工程建设。由于工作中踏实、任劳任怨、表现积极出色,深受公司及项目部领导的好评与认可,并于2016年担任宝兰客专第二施工项目部副经理。

在宝兰客专全面展开施工的各个阶段,他面对考验、不等不靠、积极组织谋划、任劳任怨,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宝兰客专是赵立新面对的第一个独挑大梁的施工项目。施工前期,甘青公司、兰州铁路局对施工安全、质量工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作为第二施工项目部信号专业负责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与压力。

有了压力就有动力。自进场以来,他带领技术人员细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把好质量关,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建立作业队监管机制,着手制定了严格的质量责任体系及操作性很强的各项管理制度标准、优化各工序作业指导书,组织工程部、安质部、综合部每月不少于4次的现场检查,评比“安全、质量、生活环境优秀工班”。他严格制定项目部零星物资采购审批领用手续,细化物资申请校核,严格发放程序,力争最大限度节约工程施工成本……他的用心终有回报,宝兰客专被兰州电务段优先评为“宝兰客专施工工艺设备质量最佳单位”,被兰州铁路局在全线通报表扬。

在宝兰客专施工过程中,他注重学习,勇于创新,积极追求卓越,在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精益求精,在信号室内施工工艺上,他与技术人员一起研制出移频柜断路器轨道标识牌、室内布线上下分层走线,室外施工为避免站内电缆交叉,提前策划室外电缆分层布放图,实现室外电缆无交叉等等,为推进工程进展大大提高了效率。

宝兰客专天水-定西段具备施工条件很晚,尤其是朱家庄、杨家庄隧道工期是一拖再拖,钢轨锁定也是全线最晚的一段。这可愁坏了赵立新。他带领大家迎难而上、打破常规、克服了自然环境差、站前施工滞后,交叉施工多等困难,电缆敷设、信号箱盒配线导通、箱盒安装等几乎与站前轨枕板及槽道同期完成。并于7天内完成了所有管辖范围内的钢轨钻孔设备线安装工作,为联调联试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宝兰客专下小岔车站是全线最艰苦的一个车站,通往车站的路全是盘山小路,在不下雨雪的情况下,从班组驻地进山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车站就在两座山脉之间,赵立新与班组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电缆敷设、箱盒安装配线到设备导通试验,保证了宝兰客专保质保量的完成。

如今,宝兰客专已经驰骋在西北大地,赵立新与他的团队已经奔赴下一个施工现场,而他在宝兰客专虚心学习、扎实工作、勇于担当的言行深深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六项目部 刘加发

展翅翱翔的雄鹰

雄鹰想要翱翔天际,必然会经历无数次的摔打磨砺,在摔打中壮硕,在磨砺中成长,而后才能自由穿梭在蓝天白云之间,在人们的观瞻中一展雄伟身姿。

而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第五项目部经理助理蔺翔,他就像是一只这样的雄鹰。

2011年的炎炎夏日,初出校园的蔺翔怀揣着梦想来到了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他先后参与了哈大客专、兰新高铁、宝兰客专的施工建设;2016年6月,他被通号工程局集团评为“优秀党员”;2016年7月他被选拔为第五项目部经理助理,负责宝兰客专定西-兰州段信号施工。

蔺翔的提拔速度不可谓不快,但他的成长速度同样是有目共睹。经过哈大客专、兰新高铁等多个重点工程的无数次磨练,蔺翔一步步成长,羽翼渐丰。宝兰客专的建设初期,他担任宝兰客专(甘肃段)第一施工项目部信号专业总工一职,这时的他已是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健硕,到了可以展翅高空的时候。

众所周知的宝兰客专1:1“模拟工厂”是在宝兰项目全新推出“整建制”“全套化”的通信基站、信号中继站1:1“模拟工厂”,而蔺翔就是负责的信号中继站的设计布局,他以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兰新二线等多个重点工程“预制”工作经验为基础,在库房严格按照中继站设计图纸实际大小、设备规格型号、摆放布局,建起了模拟站房,首次实现了将首件定标从施工现场整件搬到预制工厂,对推进全线19个中继站的施工进度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4月16日,宝兰客专通过了接管单位现场验收,并得到了相关验收专家的大力认可和高度评价。

在整个宝兰客专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原则下,蔺翔管内中继站17首件评估、定西北站质量监督检查、榆中站静态验收中,分别得到了兰州铁路局电务处副处长张代荣、中国铁路总公司质量监督总站商富咸处长、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高铁信号处处长莫志松“免检”的高度评价。

宝兰客专引入兰州西高速场是宝兰客专联调联试能否按期进行的关键项目,经过兰州西高速场联锁、列控、CTC、微机监测、临时限速服务器软件换装、局调度中心软件修改,宝兰客专引入兰州枢纽数据延伸及兰新客专分相区调整引起的应答器报文修改,兰新客专增加逻辑检查功能软件换装等多个项目共同实施,施工方案复杂,环环相扣。蔺翔精心策划,积极与业主、设计、厂家、设备接管单位沟通协调,并在兰州铁路局开创搭乘动车换应答器报文的先河,并于3月7日率先启用各系统软件,为如期进入联调联试提供有力保障。

近几年,蔺翔成绩的取得让人根本无法将其与当年初入职时那个一无所知的“小白”联系在一起,而这些都归功于他在以往的工作过程中的点滴努力和一步步的总结积累。雄鹰展翅,翱翔天际。

——第五项目部 宋昭辉

向所有参建宝兰高铁的通号建设者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浏览次数:27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