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4点37分,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承建的沪通铁路黄渡站联锁换装圆满完成。

4月25日夜间22:30,工班驻地,声声铿锵有力的点名及应答,所有开通小组成员及工具材料准备就绪;11:00各小组蓄势待发,各就各位;26日0点15分,伴随着项目经理王涛“黄渡站联锁换装施工开始”的口令,所有参战人员如同听到冲锋号一般,各小组密切配合,严谨而有序的完成着各项任务。

沪通铁路,是连接上海市与江苏省南通市的客货共线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快速铁路,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沪通铁路将与宁启铁路、盐通高速铁路、青盐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形成无缝对接,成为烟台、青岛等城市至上海的快速铁路通道。对于拓展上海市经济发展空间,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调整,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具有积极意义。沪通铁路横跨长江南北,也大大促进长江南北经济发展。

黄渡站是京沪线上海段的一个站点,建于1905年。现阶段东接南翔客场(京沪线)、南翔下行到达场(黄封线、京沪到达线)、西接安亭站(京沪线)、站内维修工区、国货线等多个连接口。

本次黄渡站信号站改在既有黄渡站基础上完成新信号楼和老信号楼的替换、新联锁软件的换装,室外道岔插铺、轨道电路修改、信号机移位等。
黄渡站改全部完成后,新增黄封上下行联络线接入封浜站,正线完工站内新增沪通双线,实现沪通线、京沪线、沪昆线之间的大贯通。黄渡站就相当于一个“轨道交通站点”,可以承接城际铁路列车的停靠,作为通勤的需要。
全力攻坚 为荣誉而战
该线路改造从黄渡站起至平东站止,全长137公里,涉及专业多、线路等级低,站场线路、设备老旧,经过多年的运营可谓是补丁摞补丁,通过这次“联锁换装”改造施工,就是要把历史累加形成的“疑难杂症”一次根治。

黄渡站联锁换装涉及4站3区间,可谓战线之长,是上海铁路局近20多年来最大一次规模的Ⅱ级站改施工。

自进入沪通线施工以来,参建人员攻坚克难,精心施工。施工内容主要涉及室内新设电气集中联锁设备,室外新设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安装调试以及站内电缆全部换新等。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战线长、技术复杂、安全压力大、施工条件艰苦等实际困难,但项目部参建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坚持标准化作业,以安全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经过不懈的鏖战,以实际行动实现了“一点不差、一线不错、一试就通、一事不出”。


沪通项目部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周边情况及施工技术方案,面对施工线路长,跨专业领域工点多,平行作业工点多,专业接口内容多等诸多困难,项目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思路和高效的执行落实确保打赢这场捍卫荣耀的“战役”。制定了周密的施工安全卡控措施,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作业施工、线路开通验收等环节进行全面盯控,全力确保施工安全平稳有序。该工程综合性强、技术难度高、管控压力大,其顺利开通,展示了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在铁路既有线改造领域强大综合施工能力。
超前谋划,重点突破

信号开通是项目的重难点,黄渡站开通涉及四个站三个区间和上海局调度中心,工作量大,开通难度大。经多次探讨研究,针对区间量小点多线路长的特点,确定了分站分段责任制划分的思路;黄渡站改量大、逻辑关系强,基于安全便利协调运输确定开通顺序,重点盯控影响开通的设备软件进场等最后一道环节,所有节点均按业主要求安全正点有序开通。
安全零事故 质量零缺陷
确保安全始终是施工生产的最大难题。济南分公司以风险源为导向,立体织密防控网络,使项目顺利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双零目标。

通过以体系为抓手,源头控制。在有效识别项目各项危险源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全员培训,丰富安全培训形式和内容,提高现场风险管控能力。为项目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屏障,也为铁路既有线安全管控提供了有效保障。
先锋引领 品质过硬
项目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紧密融合,将“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三面旗帜高扬在项目每一个工点,开展了“书记树榜样、党员树旗帜、支部树堡垒”的活动,党员的争先率先意识进一步增强。


在所有参建员工的拼搏努力之下,上海工程局集团实现了“一线不错、一试就通、一点不乱、一事不出”的既定目标。此次顺利开通掀起了高铁施工大干高潮,冲刺的号角已然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