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桂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广昆通道和云南“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艰险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又一条铁路干线。她将改变云南境内的新哨、腻革龙、普者黑等地不通铁路的历史。通车之后,人们可以坐着时速200公里的动车,去阿诗玛聆听动人的传说,去弥勒尝一尝世界级的葡萄美酒“云南红”,去普者黑体验一下“爸爸去哪儿”中的快乐。
现在,经过无数铁路建设者的努力,这一切美好的畅想,即将变成现实。有人为她凿穿大山,有人为她铺桥架路,有人则为她装上“千里眼”、“顺风耳”,在云桂铁路即将进入“高铁家族”之际,笔者探访了使她“耳聪目明”的中国通号工匠们,感受到他们付出的智慧和艰辛。
“最危险的一次,我们被山体滑坡堵住了。”
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云桂铁路云南段系统集成项目部负责云桂铁路普者黑至昆明南段的通信信号设备采购及规格审定,集成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联调联试等一系列工作。中国通号旗下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卡斯柯、通信信息集团、通号(西安)轨道交通工业集团等单位生产供应列控、调度集中、信号集中监测、ZPW-2000、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等通信信号设备。其中,卡斯柯列控系统是首次运用到高速铁路中,如何实现卡斯柯列控系统与联锁、CTC 监测等系统互联互通是整个系统集成中的关键一环,是正式施工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难题。为此,项目部把工作做在前面,及时组织卡斯柯、通号设计院、铁科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进行充分的协调沟通,要求卡斯柯及其他设备供应商就对接相关协议接口确定方案,进行设备软件的系统性修改,实现各类系统的多方互联。
解决好设备系统关键难题,确定和优化整体施工方案后,这场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困难多、时间紧迫的云桂铁路云南段四电集成攻坚战在施工一线正式打响了。
普者黑到昆明南段正线全长209公里,该段从老八冲隧道出口起,经过文山州的丘北县,于弥勒江边街附近跨南盘江,经红河州的弥勒县后进入昆明的石林县,在宜良南侧再次跨越南盘江,经过阳宗镇,于昆明市呈贡新区东侧设昆明南站。线路长,地质条件复杂,长大隧道多,是云桂铁路的一大特征,其中普者黑到昆明南段的隧道长度为135.9公里,交通不便,设备运输困难成了通信信号施工又一只拦路虎。
运输之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项目部安排信号专业总工张广先带领4名员工做了探路先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展探路和定测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设备就是工程施工的粮草,保证了设备运输,就能保证全线的施工。张广先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设备运输寻找合适的路线。
2016年2月,探路先锋们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勘测工作。云南高原,山势险峻,山路崎岖,想要为每一个施工点都寻找到一条合适的运输道路,谈何容易。
“最危险的一次,我们被山体滑坡堵住了。”张广先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后怕。那是在2016年3月20日,为了给弥勒东附近26号中继站绘制运输地图,探路小队再次进山。云南天气多变,十里不同天,下午结束任务返回驻地时还是好天气,走到中途却突然下雨,加上前几日也是阴雨绵绵,出山的路上突发山体滑坡,没法出去了。“我们以前都只在电视里看过山体滑坡,这一下子给吓懵了。”小组成员李博说。尽管不知所措,但探路小组还是先后撤,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山体滑坡稳定了再出发。天下着雨,滑坡路段时不时地有小石块滚落,远远地看着,所有人心里都没有底。“我们当时感觉滑坡路段还不长,稳定了之后应该能过去,可是雨一直下,也不能一直等,时间长了,项目部会担心我们出事。好在,电话还有信号,还能跟外界联系。”张广先说。作为队长,必须为大家的安全着想。最终,他决定打电话向项目部求援。接到求援电话后,项目部立刻从弥勒派车去赶到事发地。最终,成功地接到了他们,只是探路小组的五人前前后后在雨里呆了将近8个小时,第二天所有人都感冒了。
尽管山路崎岖艰险,但张广先他们还是坚持完成任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探路定测工作也越来越顺利,来来回回将这209公里路段勘测了三次,渴了就喝山泉,饿了就吃点泡面饼干,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手绘出了一张张简明运输地图,选定了弥勒、阳宗、平远街做设备仓库。虽然是简明手绘地图,但上面各类信息一应俱全,详细记载了安全路段、危险区域、设备卸货点等。有了这些地图,项目部制定精细的运输计划也就有了可能,走哪条线,设备运到哪儿,行车的距离和时间是多少,都能规划和计算出来。
“我们不仅有运输计划,还有严格的‘三专一定’运输制度。”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党支部书记王涛说。所谓三专一定,就是专线、专人、专车、定点。项目部成立了专管运输的班组,班组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运输专线和专车,各司其职,保证设备运输全过程接受严格的管控,尽管面临下雨、山路难行等不利自然因素,但项目部前后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将分期到货的电缆等大宗设备运输到位。
探路小组的勘察任务还包括记录施工现场电缆沟槽是否贯通,过轨是否符合要求等等会影响施工的因素,并制作调查报告,为项目部的施工组织提供依据。最终,项目部形成了弥勒、普者黑、石林板桥三处作战的格局,每个施工点负责80多公里区段的施工,施工点又分多个作业班组,坚持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多点并进,保障施工进度。

“我们数着秒过!”
“真是不容易啊,最后我们等于是零工期,数着秒过的。”云桂项目部通信专业经理徐建明在接受采访时说。云桂铁路站前交付迟,交叉施工多,给通信信号专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在种种极端条件下,通号人硬是靠着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见缝插针,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8月14日,通号项目部接手普者黑站,8月23日该站就要进行静态验收,必须满足动车上线运行条件,为此,信号施工队用了6天的时间,完成了58组道岔的安装。
为尽快达到货车上线联调条件,云桂铁路公司希望通号项目部能在3天内安装好全线13个站的红外轴温设备,通信专业连续工作两天两夜完成任务,为货车联调提供了通道。
石林隧道,云桂铁路最长的一条隧道,全长18.208公里,隧道内黑暗、闷热、潮湿、粉尘大等不利条件给施工队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危害,而且增加了工作难度。但是,为了赶进度,作业队始终坚持早入晚出,只要当天进隧道,就必须完成一天4个设备点的工作量才出来。“隧道里,根本没法送饭进去,我们的工人都是早上带着馒头矿泉水进洞的。”王涛说,就着凉水,冷馒头,通号人用二十天时间啃下了石林隧道这块硬骨头。
9月12日,全线最后一段隧道新莲隧道还未能到达通信信号的施工条件,当时尚有干线光缆6公里、短段光缆7.8公里、漏泄电缆12.8公里、隧道应急电缆16.8公里、信号电缆90公里未敷设,直放站、箱盒、信号机等设备均未能进行安装。为保证联调节点,项目部组织两组缆线敷设人员,每组人员25-30人,对隧道内沟槽已形成的区段进行光缆、漏缆分段敷设,组织4个设备安装班组同时对已具备条件的综合洞室进行施工,对未达到安装条件的洞室及时跟进站前施工进度。最终,在高强度的连续作业下,于9月25日完成了新莲隧道的所有工程。

这一切来之不易的胜利,与合理用人和科学组织分不开。
长大隧道多,点多面广,对通信铁塔的运输是极大的挑战,项目部安排了老师傅胡俊仁负责,他参加过武广、京沪等多条重要高铁线路建设,有丰富的铁塔施工经验。铁塔运输,是时间和沟通的艺术,胡师傅深谙其中诀窍。虽然铁塔运输常常受制于铺轨施工,但胡师傅却能利用好铺轨的时间节点,完成铁塔运输。他及时与铺轨单位沟通,在每个站点铺轨前,组织修建铁塔进场的临时通道,并尽力让临时便道能连接到路基上,利用路基这一最方便的现场通道行车运输,尽量减少人力运输,减少临时便道修建的施工量以及运输时间。而铺轨的时间节点,则往往又是胡师傅给铁塔厂家送货到位的最后期限。最终,路成塔到,一气呵成,保障了后续施工。
云桂铁路是有砟铁路,与无砟铁路的一个区别是需要进行线路捣固。捣固前安装轨道设备,会导致设备受损,等捣固结束再安装,又影响进度。为了兼顾设备保护和工程进度,项目部信号专业采取见缝插针的策略,现场经理张强组织施工人员制定了最符合实际做法:捣固前安装调试拆解,捣固后再安装。这样不仅在条件限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材料成本,而且确保按期完工,为顺利实现联调联试奠定基础。
这一切来之不易的胜利,依靠的更是所有通号人的倾力奉献。
2015年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赵禹,是弥勒分部的总务,主动要求春节加班,放弃年休假,他说:“我还年轻,没有成家,爸妈身体也很好,能多做些工作就多做些。”自进项目部以来,他一直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保证项目分部资金财务的运转正常。项目部通信专业工程部长王虎斌,为了全线的联调联试,宝宝没满月就赶回了项目部。弥勒分部的司机师傅卢宗水、设备主管工班长王明寨的孩子今年都考上了大学,都没能好好陪陪孩子,请了三天假送孩子上学后,又立刻返回项目部……
每个通号人都是平凡而伟大的,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坚定地践行着通号人“期到必成,成时必精”的承诺。有诺必行,也是云桂项目部党支部全体党员的真实写照,党员们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青年党员带头干!”
王涛说:“公司党委坚持“四个同步”的党建工作机制,在云桂项目部成立后,就设立了党支部。”党支部设立后,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凝聚保障作用。
2016年5月,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党委全面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6月底,云桂项目部党支部就按照活动计划在弥勒召开“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关键的“做”,要求全体党员争做合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支部的14名党员中有13名青年党员,为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年轻化的优势,“两学一做”学习会上,支部成立了青年党员突击队,每个施工点都有一支小分队,普者黑站由贾春经理担任分队队长,弥勒施工点是曹银,石林是代术坤,都是经验丰富,年轻有为的技术管理人员。
每一次的抢工中,青年党员突击队,总是走在前面,干在前面,树立模范标杆作用,不仅发挥了党员的先锋作用,而且也激发了整个队伍的活力。预备党员王希梅,巾帼不让须眉,是技术能手,主动请缨参加各站室内外设备挂连调试,解决了弥勒站南宁方向多条接车进路信号显示不符合车站联锁表、多组道岔转换不到位等难题。“探路先锋”张广先也是青年党员。“我们队伍年轻人多,竞争意识强,青年党员突击队成立后,青年党员带头干,大家比着干,抢着干的劲头就更足了。”王涛说。同时,党支部还开展了党员创优争先的党员先锋岗的专项活动,党员亮身份,党员比贡献,在项目部的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示范作用。
一年多的时间里,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弥勒、普者黑、石林板桥都为员工们选租了地理位置好、生活设施齐全的办公生活用房,保障员工在高强度工作外,能够生活得安心舒适。“快乐工作”是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的企业文化之一,保障员工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党支部尽量丰富员工的日常文化生活,在弥勒施工点购置了乒乓球桌,供员工日常活动。工期不紧的时候,各施工点都会组织开展乒乓球赛、台球赛、篮球赛等文化体育活动。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对员工家庭生活的关心上,为在一线施工一直没能回家的员工,组织家属探亲活动,给前来探亲的家属报销往返的路费,为员工创造家人团聚的条件,一年多没有回家的负责光缆、漏缆敷设的两位工班长曹辉和刘级军,终于在驻地见到了妻子和孩子,得以共享天伦之乐。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文关怀,通号人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各项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节点目标的胜利。

10月31日,云桂公司发来贺电,祝贺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承建的云桂铁路云南段通信信号工程顺利进入了动态检测阶段,高度赞扬中国通号在普者黑至昆明南段建设中做的贡献,对全体参建员工吃苦耐劳,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肯定,向全体参建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四百四十多个日日夜夜的建设,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行百步者,九十九半,“通号蓝”们没有一丝的放松,依旧在联调联试的战场上奋战,继续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这片红色大地,直到那靓丽的白色动车,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飞驰在云桂的崇山峻岭间。
建设者感言
通信项目经理徐建明: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凭着这样的“志气”,我们细心抓小事、抓难事、细抓大事,以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和严谨态度,以精细规范的标准化施工建成了云桂铁路,这条云南“五出省”的关键通道。
通信工程部长王虎斌:这五百多个日夜里,有苦有甜,苦的是与家人聚少离多,甜的是我的孩子和我建设的云桂铁路在同一年诞生了。当然,像我一样的通号人还有很多,为了云桂铁路的早日开通,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责任与奉献,我们应该为自己点赞!
信号项目经理王涛:云桂铁路建设中,我们每个人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热情和精力,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为祖国大西南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将以更高的标准,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新的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