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深圳地铁的“白富美”、“换乘王”,地铁7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它是名副其实的“白富美”,坐拥深圳的山、田、湖,贯通起了南山、福田、罗湖三大核心区,沟通起了深圳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居民区、就业区、商业区、休闲旅游区,将为深圳市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它是“换乘王”。开通后,不仅可以与已经开通的1、2、3、4、5、11号线和同期开通的9号线换乘,还会与即将开通和远景规划中的10、13、14、17号线换乘,覆盖中心城区主要交通拥挤地区,是名副其实的换乘担当,大大方便了深圳市民的出行。
深圳地铁7号线,通信信号系统,皇岗口岸站、福民站、皇岗村站及三区间机电安装工程由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承建。从2015年7月5日正式进场开工,到2016年7月20日顺利竣工验收,春秋一载铸精品,从此一线通三区,一年多来,上海工程局的建设者们高度重视,精雕细琢,力图将它打造为深圳地铁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树立通号品牌,为进一步开拓深圳轨道交通市场奠定基础。
树品牌:传统专业质量优
“用一流的管理建设一流的工程。”这是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全体参建员工的共同追求,打造一流品牌工程,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正式施工前,分别承担通信、信号系统施工的上海工程局广州分公司、济南分公司便选派经验丰富的管理、施工人员组建了项目部,其中,广州分公司委派副总经理李小伟担任现场统筹总指挥。项目部组建后,对所有员工均进行相关的培训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作业,确保每一位参建人员都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好的队伍是成功的基石,好的管理制度是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保障。项目部以“事前规划、过程控制、事后总结改进”为思路,通过信誉评价、标准化建设、“三合一”管理体系贯标等形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场管理、安全环保管理、质量管理、人员配备管、过程控制管理、物资设备管理等十余项管理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尤其强调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的标准化。为此,项目部根据现场特点组建了由项目部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担任副组长的项目管理小组,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协调、有序管理。施工期间,项目部要求通信、信号两个作业队联合进场建点,共同建设标准文明工地,对物资、机具、仪器仪表实行一个料场、分库管理的方式。同时,项目部统筹安排通信、信号光电缆的敷设,两个施工作业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减少了成本支出,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积极主动与甲方、监理等各相关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每天对工程进度进行统计,实施日报制度,将工程进度及时上报甲方中电建、局集团及分公司,便于管理层掌握情况,研究对策,快速反应。

隧道内打孔作业
优良的施工质量,依赖精细化的施工管理和严格的细节管控。在信号设备安装施工中,项目部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以应对交叉施工对成品产生的威胁。电缆隐蔽施工过程中,对电缆槽道成型地段采取吊挂电缆的方式通过;不成型地段采取沙袋、钢管防护通过;对站场及区间信号设备采用支架、沙袋、设置警示标等措施保护成品,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光电缆及轨旁设备等成品的损伤。通信机房汇总了来自区间、站厅站台以及设备间的各种型号的缆线,设备配线一直是机房施工的难点,为解决缆线在线槽内混线、绞线问题,项目部把以往地铁设备房“下走线”布线方式改成“上走线”布线方式,在走线架上采用固线器固定缆线,形成层叠式布放,做到横平竖直,拐弯弧度一致。沿每列机柜顶部侧边安装专用尾纤槽,用于布放如尾纤跳线之类的敏感缆线,避免缆线挤压、轻微碰撞造成光路中断或不稳的故障发生。通信机房内的线缆槽,槽内每隔0.5m—0.8m加装一节自制的横档,同时在线缆槽转弯处加装一节横档,将同类线缆理直理顺编绑固定在横档上,既整齐美观又方便运维。在设备机柜立放中,通信项目部为保证设备机柜列水平偏差小于5mm,行水平偏差小于3mm,单柜垂直度偏差不能大于1/1000H的要求,经过技术创新,采用3线1点红外水平仪来确定设备安放位置,有效解决了利用传统吊锤观测平衡度误差相对较大的问题。

设备机房内检查
优秀的管理施工团队,完备的管理制度,精准的细节把控,各方的高效协作,使工程工期和工程质量都得到了保证,2015年四季度的考核中,项目部被业主评为BT标段综合优胜施工单位,并且于2016年7月28日,提前两个月实现了三权移交。
新突破:机电工程获好评
承建深圳7号线,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不仅仅在通信、信号两大传统优势专业领域打了漂亮的一仗,再次打响了通号品牌,而且在机电施工领域也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近年来,上海工程局始终秉承股份公司“一业为主,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新兴业务,提升综合实力,率先在机电领域取得突破,2015年、2016年先后在北京地铁8号线、贵阳地铁1号线以及深圳地铁7号线承揽了机电工程。其中,深圳7号线的皇岗口岸站、福民站、皇岗村站及三区间的机电安装项目,是上海工程局济南分公司首次分包承建的机电项目。
首次承揽机电项目,有压力更有动力,上海工程局济南分公司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在人员培训上下功夫。项目部经理宋斌,邀请深圳地铁公司运营部门、BT机电方面的专家多次到项目部驻地讲解机电施工的特点,帮助员工了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在制定施工方案、计算材料、审核图纸等关键工序上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组织理论学习之外,项目部还组织员工到深圳、东莞地铁实地参观在建机电工程和已经使用机电设备。从理论到实物全方位突击扫盲,使全体参建人员初步了解了各系统的分类、组成、原理、工艺流程、重点难点等知识,对风水电系统认识更形象具体,为施工做技术储备,人才储备。上海工程局集团在资金和设备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购置三线机、折方机、辘骨机、冲孔机等大型设备,项目部能够自主构建角钢冲孔、法兰焊接、喷漆、成品加工的流水线,实现批量生产,有力推进了机电项目建设进度。
人员到位、设备到位,一切准备就绪的基础上,项目部全体员工卯足干劲,攻坚克难。项目部所承建的三站是全线27个车站中洞通得最晚的,皇岗口岸站还有铺轨任务,左右两线的轨排井直到16年初才封堵上。洞通没有完成,直接影响了区间消防水管和动力照明的施工,轨排井的封堵晚,也阻滞了多个机房内设备的布设。工期压力骤然变大,但是项目部迎难而上,利用良好的沟通机制,积极与业主、土建、设计、监理等单位加强沟通协调,为顺利施工创造条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仔细地现场调查,对各专业的管线进行了优化,并与设计单位、甲供材料及各供货厂家等进行了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风管、线管能做一米就前进一米,对轨排井下方冷水机房、环控机房所涉及到的设备就近预先吊装到最近位置,将区间所用球墨铸铁管等沉重物料在站台先期码放,以防止孔洞封堵后给吊装增加难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济南分公司所承建的三站是7号线全线最早实现区间消防水通和照明全亮的标段,出色的施工能力和优秀的管理,得到了BT和业主的一致好评。2016年4月2日,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鹏林率深圳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深圳地铁公司等单位相关领导,调研了福民站、皇岗口岸站的机电安装工程,充分肯定了工程质量。
深圳7号线三站机电工程获得各方好评,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不仅证明上海工程局在机电施工领域具备优秀的施工管理能力,而且为今后的机电工程业务的拓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预示着上海工程集团在综合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讲奉献:通号精兵展风采
为激励斗志、展现作为、确保工期目标实现,上海工程局紧紧围绕项目管理目标,成立深圳地铁7号线临时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大干100天”立功竞赛活动;通过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调动了广大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涌现出许多不畏艰难、勇于攻坚、甘于奉献的先进人物。
由于工期紧张,通信作业队项目经理陈慧大半年没见女儿,副经理林涛一连4月坚持在施工一线,妻子春节过年去现场也难得见他一面;信号作业队合同工赵兴家同志在西丽湖至珠光集中区施工过程中,面对动车调试节点后门已关,施工时间有限的形势,带领现场配线小组4人,左右线两组同时推进,自隧道区间施工点下达至施工点结束,连续奋战48小时,共完成方向盒配线33个、终端盒配线65个、信号机配线38架,而且是高质量完成,经测试准确率百分之百,保证了设备调试顺利进行。南方的夏季,有时温度度达40摄氏度,在封闭、闷热的地下隧道施工,好多同志汗水浸透了衣服,身上长满了痱子,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都始终坚守在施工第一线。

“宝剑淬火过,锋芒才能从砧石上绽出;人生磨砺过,生命才会焕发出奇异的光彩”,正是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把一个个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性格爱好,不同思想观念的人结合在一起。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始终坚持在施工一线,有的过年都没回家,大年三十、初一照常出工;有的婚期推迟,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通号人以甘于奉献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高超的技术能力保证了全部工程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