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搜索流塘、都街、东江、打场、泗亭、大路铺、石桥北、波寨等火车站,你会发现无此站点。如果,你再扩大搜索范围,你会发现波寨站不过一个地处波寨村的小站;你会发现各种电子地图上甚至没有精确标记出广西的大路铺站、流塘站、石桥北站……
然而,从2015年12月开始,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测试公司的工程师们就在这些小站多次往返,留下了辛劳的身影。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们走遍了广西的东南西北,奔波于云、桂、黔三省边界,乃至中越边境,为南宁铁路局广西境内基础网设置改造项目进行通信测试,项目包含73个火车站的传输系统测试、44个火车站的数据网系统测试、222个站的光缆线路测试三大主体工程。
2016年6月底,他们熬过南宁寒气刺骨的冬日,扛过广西的暴雨,顶着六月的毒日,终于成功完成了该测试项目的主体工程,迎来胜利。
精心部署 不怕远征难
南宁铁路局通信基础网改造是对西南铁路网通信系统的大换血,作为西南铁路基础网核心的南宁铁路局基础网改造更是重中之重,由第三方主持的改造前期测试工作是为了要找出原有网络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为施工方提供整改依据和方向,以提高整个基础网改造工程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测试公司是专门从事通信、信号等系统测试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是中国铁路产品认定(CRCC)通信类产品检测的签约实验室,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有着丰富的铁路和轨道交通测试经验。为了高效高质地完成这一涉及面广、工程量大的关键项目,上海工程局测试公司制定了全套一揽子方案,从前期的光缆线路测试,到中期的设备单机性能测试、系统功能测试以及最终的复测验证都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同时,挑选精兵强将,为项目配备了优秀的人力资源,有测试公司测试部的经理,测试一部、二部的主任等业务骨干,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法师”,共计11人,分6批参与了整个测试,其中前期的光缆测试两组2人,单机测试分为两组共4人,系统功能测试两组4人,后期复测2组5人。
第一批测试人员于2015年12月19日奔赴广西南宁,标志着南宁铁路局基础网改造通信测试正式开始。
坚持不懈 不惧跋涉苦
该基础网改造测试工程涉及南宁铁路局管辖区内的大部分线路,如焦柳线、黔桂线、湘桂线、南凭线、益湛线、南昆线、百威线等,其中的湘桂线、黔桂线、南昆线等更是连接湘、桂、黔、云的重要交通线,点多面广,既是项目最大的特点,也是测试人员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
大站之间的往来,尚可乘高铁。然而,需要测试的站点,仅仅只有全州到南宁段开通了动车高铁。其余大多数火车站都只有普速列车,甚至没有列车停靠。宁明站、天西站、濑湍站、渠旧站、渠黎站、扶绥站等站,仅有5511次列车可以直接连通。而波寨、鹿寨、大路铺等站点,不但没有火车停靠,就连汽车也无法直接开到火车站测试点所在地,工程师们需要离很远的地点下车拎着沉重的仪表沿着铁路走上数公里,钻过涵洞爬上山坡等才能到达测试机房。

夜间测试
南昆线上有个叫八渡的小站,要到那儿需要先坐车绕盘山公路,然后摆渡过河才能到达。有个同事曾经开玩笑说,测试旅途中最喜欢干的两件事就是看风景和数数,数什么呢?数一路上绕了多少个弯,等数了一两百个弯就差不多到站了。兴义站,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是云、桂、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小站,地方偏远,虽说南宁到兴义可以直达,但至少要8个小时。就是在这兴义站,为了精准地测试数据网系统的汇聚收敛性能,石磊就单独从南宁出发,坐了一夜慢车“摇晃”到兴义,当天上午测完,就坐下午最早的1点36分的K366次列车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南宁继续其他测试工作了。
精益求精 打造通号品牌
站点不同,地方不同,就带来了测试对象多样复杂的问题,给每一项具体的测试工作造成了不少困难。
为了全面精准地完成测试工作,参与测试人员都会提前对需要测试的设备和厂家进行了解,在测试工作前期就及时沟通,全面掌握设备资料。一位参与项目的员工说:“测试范围广,就会涉及许多家施工单位、厂家,还有不同管段内的通信段。今天在这条线测试这个站点,明天说不定就要换地方,到别的管段内测试了,而且很可能面对的是另一厂家的设备。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定好计划,跟涉及到的各个单位、部门提前的沟通,做好协调工作。”高效源于协同,源于沟通,这正是我们通号的精神。每一位参与测试的工程师都明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测试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正式测试时的工作效率。
“测试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的就是精细、精密的科学精神。”细致严谨,也是测试公司坚持的原则。每一项测试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光缆线路测试一共测试34个中继段光缆,183个区段光缆,最终发现了50段存在问题,为此,测试人员在要求路局和施工单位整改之后,还会再去复测存在问题的50段。复测每一个问题段时,为确保万无一失,测试人员不仅会再次进行全段检测,而且与该段相关的线路都会再测试一遍。参加此次测试项目的王李军说:“这50段问题光缆线路的复测,我们前前后后用了一个月时间。”OTN波分测试时,如果火车站现场测试数据与南宁网管中心采集的实时数据哪怕只是2db的误差,我们的测试人员都会再次前往出现误差的火车站进行现场验证,找出误差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提供解决方案。石磊就曾前往道州、贺州、柳州等站进行过复测,其中南宁到道州最为不便,坐火车最短也需要8个半小时。可以说,在整个南宁铁路局基础网测试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个程序都体现出了中国通号科学严谨的精神。
万里测试路,半载南疆行,莫问前途远,千山亦等闲。有心,或许可以细算一下测试人员们这半年内到底走了多少路,跨过多少山。只是,恐怕无解吧。因为即便知道广西境内的南昆线353公里,湘桂线831公里,黔桂线296公里,南凭线194公里……我们也无法计算那些拎着承重仪器爬山的里程,那些为了精准核实数据而多次往返的路程,我们能知道的,就是他们一直在路上,在路上,为南宁局基础网改造工程而工作,而奉献。我们知道,作为通号人,作为国家铁路事业的建设者,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中越边境友谊关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