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局集团济南分公司
以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012年,上海工程局集团济南分公司在城轨施工中取得两项国家技术专利,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施工效率,彰显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2013年北京地铁1号线信号改造施工中,他们开发出的声光电限界检查车,用摄像机全程记录操作过程的监控手段,成为确保施工、运营安全的重要屏障,使安全管控实现了科学化、技术化;由他们担纲建设的杭长客专试验段信号工程,日前首组高速道岔在宜春东站顺利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专家组的验收,并获得好评;南昌OPM完成了信号系统室外设备安装培训基地建设,为全线室外信号设备统一安装技术标准提供示范;
创新已广泛应用在施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创新已成为上海工程局集团济南分公司捍卫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施工中坚力量荣誉的重要法宝。
济南分公司市场声誉和施工品牌的确立,最初是靠忠诚履约和周到的服务建立起来的,随着国家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业内竞争的加剧,济南分公司敏锐意识到,提升竞争力必须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早在1999年,他们就把攻克城市轨道交通数字轨道电路调试技术作为突破口,一举开发出一级数字轨道电路调试工法和二级AFC系统安装工法,确立了在城轨的优势地位,随后他们在驼峰自动化、城轨施工等多领域获得知识产权,成为业内公认的品牌队伍。
2007年京津城际铁路建设中,他们率先在OPM建立安装培训基地,解决了施工安装中的若干技术难题,统一了全线施工安装标准,为工程最终收获詹天佑工程、鲁班工程大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速铁路信号施工提供了成功范例。
2010年,京沪高铁建设中,他们作为先导段信号工程建设者,将京津的成功做法进一步总结完善,模拟现场各种安装环境建起的培训基地,在全路引起反响,引来全国各地高铁、客专建设者的参观学习,成为行业标准的重要确立者,巩固提升了通号的信号施工品牌。
尝到创新甜头的济南分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现场员工的技术创新,他们在南京地铁开发的轨道施工运输车,不但解决了自己的施工材料运输等难题,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受到地铁电务部门维修作业的青睐;北京地铁开发的波导管施工安装成果获得国家优秀QC成果二等奖。AFC底座安装平整度的调整,一直是提升安装质量的难题,他们经过反复的试验,搞出的可调式底座,不但减小了误差,效率成倍提高,一举获得国家技术专利。上海地铁与申通公司联合开发的紧急关闭按钮箱,不但醒目,而且外形简洁美观,获得国家技术专利。
安全管控好坏是施工单位管理成败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乎单位能否实现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北京地铁1号线改造,是北京市2013年重点市政建设项目,受到上下的高度关注,是一个引一发而动全身的项目。由于地铁1号线部分线路,当初为战备所建,空间较为狭小,改造施工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设备侵限,危机行车安全,而人的目测和尺子丈量都存在局限,为解决这一难题,济南分公司北京地铁干部职工集思广益,开发出了声光限界检查车。其原理就是按列车横断面尺寸做一检查车子,外边加限界检查板,施工完毕,车子要沿线检查,凡遇设备超限,限界检查板发生倾斜,接通车子报警电路示警。为了保证施工中规范操作和物品施工结束时不遗忘洞下,他们用摄像机全程监控施工过程。从而使安全管控实现了科学化、技术化。两项措施将为安全设置两道严密的闸门。其中限界检查车,他们正准备在既有线改造中推广应用,并申请国家技术专利。
创新,让济南分公司把安全卡控变人的责任心管理为以创新为手段的现代科技刚性管理,实现管理飞跃,开业内先河。
创新无止境,更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好路径。济南分公司日前表示,将按工程局集团创新发展战略建立分公司、项目部两级创新激励机制,发挥好济南本部培训基地的功能,搞好员工技能培训,鼓励员工学习技术,提升执业能力,努力把聪明才智用于施工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保持分公司在轨道交通信号施工持续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上海工程局集团和通号的做优做强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