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繁华落尽的时刻,整座城市一片寂静。你可知12月12日深夜,在岳麓山下、浏阳河边、中国高铁京广大干线上——长沙南站一群高铁建设精英为了第二天人们的安全出行,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
随着长沙南站“进路排列正常”、“道岔开通方向正确”、“信号机已正常开放”、“联锁关系正确”;按着广州调度中心“列控显示正常”、“表示正常”等信息的快速传递,调度所下达了长沙南站武广场改扩建信号过渡工程开通的命令。此时是12月13日凌晨0点45分。
全体参战将士们紧悬的心,慢慢地沉定下来,满意的笑容随之浮现。
按照广州调度中心的指令,高速动车组列车随着一声长鸣,缓缓启动,拉开了动车试验的序幕。
看着操控台屏幕上一节节光带移动,一条条进路排列和解锁,所有人脸上都是幸福的微笑。似乎两个月以来日夜兼战的辛苦、一次次疑难排除的艰辛都已化为过往云烟,消失的无影无踪——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沪昆客专引入长沙南站改造工程,是2013年通号股份、上海工程局集团承担施工的沪昆客专工程中的重点项目。长沙南站武广场改造也是全国第一个既有高速(时速350km)站场改造工程。本工程采用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工作量大——道岔改造12组、转辙机60台;实施风险高、软件修改范围广——牵涉到长沙动车所、长沙南站、汨罗站、株洲北线路所、株洲西站、广州南、广州调度中心等,施工难度大——联锁、列控、CTC、集中监测、限速服务器等各系统软件、数据修改、验证等。施工时间短——每天零点动车进库后,到清晨动检车开行,仅有三、四小时。测试验证工作量大——各系统既有软件换下,新软件换装、试验,撤出新软件,既有软件重装、验证等。
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由工务、信号、接触网各专业的独立研究、调查、编制,到各专业联合研究、调查、编制、审核,再到各专业细致调查、细致测量、接管单位参与审核,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
施工前对既有设备现场调查、对室内既有配线情况核对、图纸核对、图物核对,室外检查既有设备和新增设备位置、探测电缆走向、过轨情况等。
自11月18日武广场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后,担当此次改造工程施工任务的济南分公司每日召开交班碰头会,以此来跟进现场情况,互相探讨并优化施工方案。每一个小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项工程精心的筹备着,为它付诸自己最大的努力。
长沙南站武广场改造工程的现场已运营、车流密度大、施工时间短、实施风险高、软件修改范围广、协同作业多、测试验证工作量大。即便是如此困难的一项工程,也没有一个人喊累喊停。在深夜施工期间,杭长长昆客专湖南段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张树坤更是亲临现场指导,对工人们嘘寒问暖,室内外两头跑,这一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有了张总的鼓励,工人们更加鼓足干劲,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下追进度、保质量。
他们的实际行动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无数工人的汗水挥洒在轨道上,无数盏头灯在夜里闪闪发亮,如星星般传递着美好希望。这美丽的夜空是他们精彩的舞台。
整项工程最紧张盛大的时刻莫过于开通当日了,几个月的苦干即将看到成果。杭长客专引入长沙南站(信号)改造工程的顺利开通引起了广铁集团、沪昆客专湖南公司以及通号股份公司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注,广铁集团总调度长邹联武、广铁集团电务处副处长季忠洪、沪昆客专湖南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国斌、中国通号股份公司副总裁黄合军、安全总监安伟光、副总经济师兼系统集成部常务副主任孟乐平、系统集成部首席专家宋晓风、工程管理部部长邰建民、上海工程局集团总经理庄弘等领导亲临现场督战,陪大家一起经历这历史性的时刻,一同收获这份来之不易的甜果。
这么多核心领导的亲切问候,是全体工作者最大的慰藉。信号楼内,持续坚守了无数夜晚的身影依旧在那里,总工刘传华和副总工齐超比往日多了几分激动,泛着血丝的眼睛依然显得炯炯有神。他们不是不累,只是忘记了疲惫!室外有那么一群饱受风雨不畏缩的工人,室内有这么一批日夜苦守不抗拒的精英,对于这一支敢打敢拼的队伍和这一群默默工作的人,领导们给予了极大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长沙南站武广场改扩建信号过渡工程终于完美的告一段落,而我们的工作并未结束。我们要记住那几个月风雨作战的工人们,更要记住一直为之操心劳累的领导,是他们倾心倾力的付出才让这次的改造工程圆满成功。今后,我们应以此为榜样,把这份正能量一直一直传递下去!
沪昆客运专线引入武广场的任务在等着我们…,杭长、长昆正线还在等着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