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的迅捷、安全、舒适,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和生活质量,高速铁路的经济、环保成为各国发展交通的首选方式。迄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1万3千余公里。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之一的沪昆高铁(又称沪昆客运专线)建设,迫在眉睫,沿线人们更是翘首以盼,巴望着高铁早日建成。沪昆客运专线东起国际大都市上海,西至西部重镇昆明,线路全长2264公里,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由于线路长,投资大,为了加快建设,早出效益,国家实行分段建设,分段投产。沪昆客运专线由沪杭客运专线、杭长客运专线和长昆客运专线三段组成,沪杭段已于2010年通车。根据国家计划安排,杭长段在2014年底建成通车。杭长客专自2009年土建开工建设以来,各路大军齐聚浙、赣、湘三省,掀起了一轮建设高潮。
一、积极请战勇当试验段开路先锋
中国通号杭长客专江西段系统集成项目经理部一分部,是杭长客专众多建设队伍之一,隶属于中国通号集团组建的中国通号杭长客专江西段系统集成项目经理部(OPM),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挑选精兵强将组建而成,主要承担南昌西站至湘赣省界区段的通信信息工程施工建设任务,该段内含自南昌西至宜春东综合试验段,通信工程必须于2014年1月31日达到先期开通条件。综合试验段通信工程,工期短,要求高,难点多,对全局影响大。第一分公司得到消息后,知难而上,勇挑重担,积极请战。为了打好这关键之仗,上海工程局集团把重任落在历经考验的第一分公司身上。一分公司是一支十分过得硬的队伍,具有光荣传统,曾创下“迎世博”大战中一年内同时开通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通信总承包、10号线综合监控、9号线二期总承包、沪杭客专通信工程等四大工程的辉煌战绩,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一分公司总经理钮佩华具有十分丰富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为了完成杭长客专通信建设任务,精心挑选人员,报上海工程局集团批准组建了中国通号杭长客专江西段系统集成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一分部项目经理由经验丰富、原沪杭客专OPM经理副经理、国家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顾月庆同志担纲,配备两个得力的副经理辅助,一位是国家一级建造师、“铁人”之称的张爱鸣,另一位是具有丰富铁路建设经验的、善于外部沟通协调的张志强。项目部总工重任则是再次落到了分公司总工、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艾博身上。他外柔内刚,作风严谨,在顺利完成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沪杭客专总工任务后,又担任了上海轨道交通松江老城区配套项目通信总包项目经理。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也是由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原沪杭客专人员沈雪根、金梁、朱云高、陆纯新、徐博成、陈炜、陆何鸣、陈裕丰、瞿卫星、施惠东名在其中。
面对挑战的任务,项目一分部管理人员沉着应战,积极准备,纷纷告别亲人,来到赣西红土地,誓夺综合试验段先期开通的全面胜利。
二、安营扎寨进驻新余
为了便于施工管理,人员出行,提高效率,项目一分部把项目部大本营选在江西试验段客专线路中间位置新余市,东至综合试验段起点南昌西124公里,西至试验段西端点宜春东51公里,至省界132公里。新余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浙赣铁路和沪昆高速公路G60从城市旁穿而过,交通便利。项目部经过深思熟虑,详细调查,将项目部驻地安扎在此。
为了找到一处适合作为项目部驻地的场所,项目一分部经理顾月庆煞费心机,风餐露宿,三番五次,跑遍了整个新余城区和郊区。通过艰苦的走访勘察,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三个候选地点,最后项目部选中其中一处场地设立项目部。该场地非常理想,空间大,有部分办公家具,可以节省大量临时实施经费。场内三栋楼房,有大小房间40余间。一栋大楼作办公,一栋小楼作食堂和工具仓库,另一栋则安排作宿舍。场内环境优美,四周绿阴环绕,后院有一处3000余平方米的场地非常适合建立设备材料库。
项目一分部严格按照业主、集团OPM、监理单位的“四个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和“六位一体”(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技术创新控制为载体)要求进行建设,统筹安排,精心布置。从室外标志、标牌到室内上墙资料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布置,同时配备齐全办公、通信设备。
杭长项目部根据各上级要求,一丝不苟,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着手,完成了整个项目部的建设,并严格执行各项管控制度。办公区、生活区、工具仪表库、设备材料仓库、堆场,规划得井井有条。项目部办公区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生活区内整洁卫生、井然有序、床单被子颜色统一、叠放整齐;工具仪表库布置合理、放置分门别类、工具仪表维护良好;设备材料仓库宽敞明亮、物料堆码整齐、场地干干净净。整个项目部标识统一、布局合理、道路通畅。在后来的历次检查中,受到了业主领导、上海工程局集团公司的好评,可谓建设卓有成效。
三、汗洒红土鏖战杭长
杭长线从东往西穿越整个江西省,沿线到处是鲜艳的红土。入夏以来,骄阳烈日,红土好像被烤熟了。为了掌握整个线路径路状况和准确定位铁塔基础位置,项目部副经理张爱鸣、张志强带领调查组,从新余北站开始向东西两个方向展开了漫长艰苦的勘察。他们头顶烈日,冒着40余度的酷暑,带着防暑用品,步行在滚烫的红土地上,穿过高架桥梁,跨越沟堑水沟,穿越座座隧道,翻过山坡,历经艰辛,经受住滚滚热浪“烤”验,不知汗湿过几件工作服。一天下来,常常累得吃饭的力气都没有。晚上他们还得整理白天记录的资料,安排第二天的工作。通过40多天的艰苦爬山涉水,终于掌握了全线径路状况、81个基站、34个独立远端直放站、13个信号中继站、22处牵引供电点的位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一分部自2013年4月1日正式成立以来,经过了3个多月的标准化工地建设及施工准备、施工协调,于2013年7月23日终于进入工程实质性的施工阶段——铁塔基础施工。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安排下,在阵阵鞭炮声中,三个作业队同时进行基坑开挖。
铁塔基础施工是客专通信工程的关键性工序,能否按期开展和完成直接关系后续铁塔和基站设备安装工序的工期,进而对整个工期造成影响,可谓是杭长客专通信工程的重要里程碑,是关系能否夺取杭长通信工程全面胜利的“桥头堡”。
铁塔基础施工全线有117处,工作量相当大。为了加快进度,项目部进行了周密部署,精心策划,分段分组,安排专人负责,保证进度和安全质量,每天晚上每组汇报工程进度。由于铁塔基础一般选在沿线农民的田间地头,往往遭遇到当地村镇和农民的阻工和要价,为了顺利推进基础施工,张爱鸣和张志强又不厌其烦的开展了外部协调工作。两位项目副经理,不但业务能力强,而且协调能力也十分出色,善于沟通交流。他们发挥自身特长与当地人交朋友,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宣传国家高铁施工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顺利做通了阻工村民的工作,为铁塔基础的顺利施工提供的保证。由于安排科学合理,全员奋力拼搏,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12月15日最后一座铁塔基础-萍乡北站基础开始施工,12月25日顺利完成。
立塔工作也是整个工序中关键性的步骤,专业性强,风险大,对安全、质量要求非常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项目一分部经理顾月庆非常重视,亲自抓队伍选择和人员安排,分公司钮佩华总经理亲自审定施工队伍和施工计划。全线立塔进度根据各段提供的条件进行安排,成熟一处,施工一处。全线分三组进行,每组配备项目部管理人员严防死守,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工作,职责分明,那处出问题,现场负责的管理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作为劳动竞赛评比和项目部人员考核的依据。为此,项目管理人员基本都奋战在客专沿线,早上六点多钟随班组一道出发,晚上天黑才随班组一起返回项目部,在两多月的奋力拼搏下,圆满完成了全部的立塔工作,没有出现一次安全质量事故,并顺利通过安装验收。
光缆是通信传输的重要载体,是高铁客专有线传输通道大动脉,其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各种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在以往的高铁通信施工中,因多专业交叉施工,对光缆造成伤害的事件很多,严重延缓了施工进度,也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杭长客专通信项目江西先导试验段繁忙施工间隙,见缝插针,未雨绸缪,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光缆施工、故障诊断、抢修、故障排除等一系列技术练兵,为杭长客专通信项目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项目分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到货的光缆进行测试检验。利用这次单盘测试的契机,项目分部组织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技术大练兵。第一分公司高级技师、国资委举办的全国技能技术比赛第三名获得者郭琪同志及时赶到项目分部进行技术指导。在演练中,郭琪同志从光缆的开剥、接续、光纤的盘留、光缆接头盒的安装等工艺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演示,具体操作人员在旁认真观摩,并进行操作,直到考核通过为止。在培训中,结合以往高铁项目光缆抢修恢复的经验,根据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模拟出各类障碍点,进行测试、排查,确认障碍点位置,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抢修恢复,说明故障诊断、抢修、排除故障等各步骤流程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这次技术练兵抓住了客专通信实施的关键工序,切中要害,针对性强,为后续的光缆线路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干线和支线光缆敷设,线长点多,敷设接续工作量大,交叉施工多造成成品伤害多,修复返工工作量大。为了加速推进,确保质量,项目一分部安排两个线路班组分别负责南昌西至新余、新余至湘赣省界的施工,张志强和张爱鸣分别负责一组,项目部其余管理人员分别安排到各班组,充实施工力量。在南昌西至湘赣省界256公里的客专线上,一场关键的线路施工战役就此拉开。在1个月的紧张施工中,一车车光缆从项目部拉出敷设到高架桥梁、隧道、基站径路中。广大员工一路施工,就近宿营,渴了喝一口随身带的水,饿了吃随身带的面包饼干,累了席地躺下休息。他们没有怨言,没有叫苦,一心想着早日完成施工任务。由于连续作战,大家极度劳累,严重透支,在完成当天任务返回营地的车上,有的呼呼入睡,响起重重的呼噜声。通过艰苦拼搏,至11月30日前,全线干线光缆终于敷设完成,确保了施工进度。
设备安装环节是整个工程的重头戏。设备多,技术含量高,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是全线四电集成的关键所在。为了加快推进进度,项目分部,第一分公司集中力量组建了8个设备安装班,安排专人负责,分段推进。设备安装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南昌枢纽、南昌西、高安、新余北、宜春东、萍乡北等6个大站和140个区间站点设备安装。在整个设备安装中,公司设备安装技术明星沈雪根负责南昌西设备安装,在他的带领下,克服了工期短、施工条件差、施工人手紧张等困难,白天黑夜连续作战,完成的设备安装工艺水平得到业主和铁道专家们的大力称赞,充分显示了上海工程局的客专集成实力。设备安装技术能手金梁则带领一个施工班组负责高安、新余北、宜春东、萍乡北四个大站设备安装。他们不辞辛劳,雷厉风行,马不停蹄,完成一站,向前推进一站。他们至今已连续作战3个多月,住沿线小旅社,一路吃快餐盒饭,终于基本完成了大站设备安装主体工作量。当笔者向他道辛苦问候时,他淡淡地说:“我当过兵,讲究服从命令,这点苦不算什么。”负责南昌枢纽设备安装的是朱云高,话不多,干起活来却是毫不含糊,是个实干的好手,多次被评为分公司先进个人,深受分公司钮经理的器重。南昌枢纽设备承担将杭长客专通信接入铁路核心网功能,既有大量新设备,也有30多项利旧设备需要接入和扩容,难度可想而知。在他带领下,一组8人夜以继日,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吃在现场,累了就在现场靠在墙上打个盹,克服里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主体工作也进入尾声,当前正在加紧推进进度。
四、情满赣江以人为本
赣西的红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几千年以来不变色不退色,哺育着一代代当地百姓,代表着一种执着与坚韧,孕育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正如唐朝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所言:“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赣江自南向北流贯江西,赣由此成为江西简称。江西作为一个传统的革命老区,蕴藏着坚韧的战斗精神。杭长一分部广大员工,在红区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在杭长客专江西段综合试验段项目实施中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这种力量一方面来自于对工作的一种责任和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对工作的一种爱的情怀和建精品工程造福当地百姓的满腔热情。为了早日完成项目任务,广大员工舍小家顾大家,默默付出,不计回报。项目经理顾月庆,从工程一开始就没有休过一个国定假,从五一到国庆,再到元旦,没有回过一次家,他说:“这个工程真是不好搞啊,为了搞好工作,我满脑子都是现场的情况,晚上睡在床上也在想工地情况,因此而经常失眠不能入睡。”项目分部副经理张爱鸣也5个多月没有回家了,一直为工作操心,由于工作经验丰富,总是处处出谋划策,非常辛苦,“张铁人”变成了“张白发”了。项目总工艾博,一心扑在工作上,爱人怀孕也顾不上照顾一下,直到要生产了,才在项目部大伙的劝说下,回家探望了一下,只停留了两天,又匆匆返回到工作岗位上。项目工程师陈炜原来在上海十二号线项目部,为了充实杭长施工力量,在临结婚前服从命令调往到该项目部,婚期一再推延。同时,在完成施工任务后,分公司又及时安排他回家办结婚喜事。临走时,他说:“徐书记,这次实在不好意思了,我今年已经35岁了,父母催得急,为了筹办婚事,老父亲从楼梯上不小心摔落到地上,跌断3个肋骨,我也尽下孝道,照顾照顾他。”笔者听后非常感动,多好的员工啊。材料管理员陆何鸣身患糖尿病,指标忽高忽低,安全质量员施惠东胃病疼得满头大汗,仍坚持工作。项目团员青年为了发挥先锋突击作用,他们自发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在急重险难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展现了青年员工的勃勃朝气,为项目的快速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项目一分部广大员工为了完成建设任务,他们以工地为家,处处以大局为重。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正如他们自己开玩笑说的那样:“既来之,则安之。”但是正是这份淡然才愈发真实而伟大。反过来,作为项目部领导们,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千方百计为职工着想。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每个宿舍安装了空调设施,配备公寓化的床上用品,食堂每天准备可口的饭菜,另一方面,对于野外施工的员工,能送饭的尽量把饭菜送到工地。为安排好高温酷暑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了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管理,在施工现场搭设临时休息区,供职工短暂休憩,将仁丹、藿香正气水等各种防暑药品发到了每个员工的手中。食堂还增加了绿豆汤、茶水等汤茶,确保施工人员水分、盐分的摄入量。同时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加强对施工现场和重点部位监督检查,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可以看出,在杭长一分部,不仅有忙碌的工作,处处还有浓浓的情!正是饱含的这份情感,使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迸发出顽强的战斗力。
一支竹篙难渡汪洋,众人划浆开动大船。当前,杭长一分部承担的综合试验段通信信息工程建设主体工作量基本完成,进入了关键的调试开通阶段。我们相信在中国通号和上海工程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顽强拼搏,必将夺取整个工程的全面胜利!
向奋斗在杭长客专工程上的广大员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