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东西观卧龙——沪昆高铁建设工地见闻之二
指尖上的办公平台
“张志强、王卫东:请即刻梳理杭长江西段西线正式开通尚未完成的工作量,并且排出施工计划,于下周二前报OPM工程部。同时,对于西线静态验收未能克服的问题,与接管单位落实对接。收到请回复。”
“收到。照办!”
两段对话内容皆来自“通号公司江西段微信群”。该微信群由中国通号杭长客专江西段系统集成项目部(OPM)副总经理时虎一手创建。
“杭长江西段绵延545公里,通信、信号、信息系统集成三大专业。战线长,人员分散,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只能一对一,逐一通知耗时费力。”这是时虎创建微信群的初衷。“微信群”将相关人员集中在一个平台,定计划、派任务、报进度、问题协调、会议通知、安全质量通报等,都通过快速便捷通道“微信群”来发布和联动。
“微信群”创建伊始效果即显。原先为协调解决涉及多个OPM部门和项目部的问题,必需分头通知,甚至集中开会,耽误进度。自从该微信群投入使用之后,往往是你一言、我一语,来回几句话就把将问题搞定。在“微信群”里,有实时图片,是谁的活,谁该负责,“众目睽睽”之下,谁也推脱不掉。由于OPM经理、总工等都在群里,项目部省去了请示汇报,可以在群里实时同领导沟通和汇报。而且,有了领导在群里时时催办,谁也不敢怠慢,有问必答,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高。
参加南昌铁路局以及业主的大小会议。会上若接到新的要求指示,OPM领导不必起身离席,只需在座位上动动手指,便将会议精神和具体要求通过微信传达下去。相关人员收讯后,第一时间反应,即知即办,迅速落实,工作效率非常高,多次受到沪昆江西公司的好评。
“殷超:袁总询问,西线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何时进入静态验收?”
6月16日上午10时,当时虎接到沪昆客专江西公司副总经理袁宝军的问询时,立即发布在微信群里,相关人员很快在群里给予了明确答复,时虎随即转述业主单位领导。一问一答,一来一去,耗时统共不过10分钟,建设单位便收到现场的最新情况。
在谈到微信群的意义时,时虎说:“OPM管理就是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创新和拓展工作方法。创建‘微信群’,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选择,也是架起OPM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沟通桥梁的有益探索。”
一次,不知是谁在“微信群”里提到了这么一条信息:在鹰潭四分部,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伙子由于天气炎热在现场中暑病倒了。OPM领导浏览到这条信息后,极为关注,当即送上慰问,叮嘱其安心休养。并要求项目分部领导多加关心员工身体,做好防暑降温。
“微信群”创建至今一年有余,已有成员近50人,并且队伍仍在壮大。群里不仅有江西段各分部项目经理、技术骨干和业务人员,还有上海工程局集团分管领导以及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党委宣传部的负责人和主管等。局集团领导通过微信群,及时了解掌握现场动态,提出要求;各项目部根据群里发布的信息,及时调整步骤,确保施工稳步推进;尤其是质量安全,施工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时,随即将现场状态拍照传到群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研究解决,确保隐患在第一时间控制消除;宣传人员注重在“微信群“中发现新闻信息,快速跟进挖掘,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
不过,群里有规定,凡涉及技术和商业秘密,在群里一律不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