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厦深铁路建设者抗洪抢险纪实

发布时间:2013-08-26 作者:方成荫 宋宝安 来源:第九分公司 字号:

8月14日-16日,特强台风“尤特”过境带来的强风豪雨给广东多地造成重创。截至17日14时,厦深铁路广东境内的普宁市24小时总雨量已达到253.7毫米特大暴雨级别。普宁市练江堤围的多处溃堤、洪水侵袭,导致驻扎在普宁市区承建厦深铁路的中国通号通信施工项目部驻地和中心料库在不到一小时内,最高水位猛涨至一人高。面对突发的洪水灾害,中国通号员工绘出了一幅新“战洪图”。

8月17日一早,普宁地区电闪雷鸣,大暴雨倾盆而下。面对凶猛的雨势,通信施工项目部经理曹银忧心忡忡,他担心着仓库内存放着的大批贵重设备。如果保护不力一旦被洪水冲走,不但损失惨重,而且直接影响厦深铁路能否按期开通。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匆匆吃过早餐,曹银就带着安全部长、质量部长来到楼下仓库,巡视一番后,他果断启动了防洪抢险应急救援预案。他安排员工在仓库门前用沙袋筑起堤坝,又组织人员将库区重要物品迅速搬运到项目部二楼,对人工无法移动的大件机柜进行加高处理。

下午两点,水尾河水位还在不断上涨。项目部召开全体员工紧急会议,做防洪抢险动员,并做了明确的分工。潜水泵、发电机等抗洪器材就位;汽车全部停放在地势高的地方,保证随时出车;全体员工严防死守、严阵以待。同时,项目部将现场情况向中国通号厦深指挥部和上海工程局集团汇报。

中国通号厦深OPM经理张振国接到普宁通信项目部和中心料库受灾情况报告后,立即做出部署,要求通信项目部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最大力量进行抢险,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派副经理和安质部长立即驱车从惠阳赶往普宁现场指挥抢险。

下午三点,外面水流越来越急,驻地院内水深过膝,沙袋垒成的“堤坝”随时可能被洪水冲毁。“马上转移仓库内所有设备。”一声令下,员工们立即行动,汗流浃背争先恐后地抢搬贵重设备。

下午四点左右,练江决堤,上游洪水挟带着泥沙奔腾而下,直接冲进项目部,只听两声巨响,项目部大门被冲开,玻璃门也被冲垮,凶猛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顷刻间涌了进来,瞬间水位就已齐腰深。冒着随时有被洪水冲倒的危险,项目部员工不怕艰险,相互鼓励着,一心只想着尽快把设备抢运出来。他们找来了成捆的塑料管权作“渡船”,一件一件地把设备转移至二楼。李毅强旧病发作,躺在床上已有两天,他坚持起来与职工一起搬运。实在挺不住了,弟兄们把他从水中硬背上宿舍让他休息一会。一转眼,他又站在了雨中指挥抢险。这期间,就连广铁集团通信段即将退休的何工,也和他的四位工友一同加入到抢险队伍中。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把工程物资抢运至安全地方。

下午五点半左右,厦深公司致电OPM,普宁站区全面积水,必须确保通信、信号机房的绝对安全。曹银经理立即亲点8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带着抢险物资奔赴普宁站。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险,险情基本得到控制。等他们从站区往回返时,才发现周围已是“汪洋大海”,只好弃车一路趟水回到项目部。在灯光下大家才发现曹经理的手臂上还流着血,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期间,广铁集团、厦深公司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对普宁项目部的受灾情况非常关心,在抢险过程中,多次打电话给OPM,询问灾情,是否需要人员和车辆救助,并提出具体抢险安排和注意事项。厦深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张兆佐亲临现场,检查和指导具体抢险工作。

中国通号领导、厦深工程指挥长、上海工程局集团主要领导也一直关注着抢险工作,并提出具体要求。在厦深公司开会的中国通号领导在会议间隙及会后特别关心物资受损情况及工程整体安排,并做了具体指示。

晚上十时十分,OPM副经理、安质部长赶到普宁。由于324国道水深及胯,汽车是开不到通信项目部了,他们便涉水两公里赶到项目部,与在惠阳值班的OPM经理共同指挥抗洪抢险工作。

时至深夜,抢险员工泡在水里已连续奋战了10多个小时,筋疲力尽。OPM领导即刻安排炊事员利用既有资源给大家做大米粥,派人去附近商店购买食品。抢险人员轮流吃了点东西,看看仓库内的设备,咬牙坚持抢运。18日凌晨3点50分左右,大部分设备已转移到安全地方。看到二楼堆满的抢运出来的重要设备,大家心里稍微得到一丝安慰后才回宿舍休息,留下三人继续巡视现场。

早上天还没有完全放亮,项目部又派出两个小组,分乘二辆汽车,奔赴铁路沿线逐点检查基站、通信机房受灾情况;其他员工又开始清理库区、院内积水和淤泥,展开生产自救。

上海工程局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和第九分公司总经理得知这里的灾情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项目部,要求大家不松懈,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尽快恢复生产。OPM安排项目部做好受灾物资的统计工作,并及时联系现场厂家督导现场确认,对损坏物资及时订货。要求不能因为水害原因,影响厦深铁路工程建设,确保厦深铁路按时开通。

图为在及腰的洪水中,通号员工一件一件地把用于厦深铁路建设的设备从一楼仓库转移至楼上。

浏览次数:252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