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通号项目管理工作交流会在上海工程局北京分公司召开,股份公司副总裁陈红,总经济师张海丰出席会议,来自中国通号股份公司工程管理部、上海工程局、通号工程局、通号电气化局、郑州电气化局、通号建设、通号长沙轨道等企业的分管领导、工程管理部门、安全质量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项目经理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随着国家城市投资中城轨项目增多,城市交通建设向轨道交通倾斜,结合股份公司发展规划和战略,中国通号组织召开此次项目管理工作交流会,增进工程企业之间的交流,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推广通号城轨标准化工艺,总结管理经验,在打造高铁标准化之后,继续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上打造中国通号标准化品牌。
28日上午,参会人员顶着烈日赴上海工程局北京分公司、济南分公司承建的燕房线燕化站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参观了通信机房、信号机房、以及站厅AFC安装现场。北京地铁燕房线是全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线路,是国家级重点示范工程,燕化站是燕房线施工的第一站。
横平竖直的电缆走线,醒目明白的规范化标牌,细致入微的成品保护,干净整洁的机房,参观人员时不时驻足拍照,相互讨论,高度赞扬燕房线项目部的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纷纷表示要学习上海工程局的现场管理经验,将好的经验在各自公司的项目管理中进行推广。

离开燕房线项目部后,参会人员参观了北京分公司项目基地。上海工程局北京分公司项目基地共有北京地铁运营线工程、运营维护、基础网络建设三个项目部以及新建的培训基地。
项目部仓库管理的分区域、分类别的精细化管理获得参观团的认可,其中北京分公司自主开发的物资管理平台,得到了较大关注。北京分公司物资管理平台主要用于工程物资调配,尤其便于剩余物资的管理使用。每个项目施工结束后,剩余物资会在平台进行登记,标记物资种类、规格和存量,可供北京分公司各个项目部按需挑选使用,大大地减少了物资设备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之后,参会人员参观了上海工程局北京分公司于今年5月设立的培训基地。北京分公司依托项目部所在地成立了培训基地,旨在完善北京分公司培训体系,锤炼施工队伍,提升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培训基地借助项目部技术资源和部分剩余物资,设置了设备安装配线教学区、管线预埋教学区、模拟区间隧道、设备安装培训机房,可以满足地铁施工各项工序的学习培训。培训老师由北京分公司的项目经理、资深技术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培训中心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期培训班。目前,北京地区的兄弟单位、业主单位已经慕名而来,与北京分公司接洽,希望能借助培训中心的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开展员工培训。

参观北京公司培训基地的总控台、视频监控系统
参观结束后,在培训基地教室,上海工程局向参会人员展示了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施工作业和管理的创新成果,通过3D仿真技术逼真地展现了培训基地机房内设施的各处细节,演示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过程中的管线“碰撞检查”、复杂安装工艺模拟的便利和优势,以及BIM管理系统对项目管理运维的支撑能力。演示现场效果震撼,领导和专家对该技术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给予高度肯定。上海工程局很早就开展了BIM技术的应用研究,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主题场馆的通信信息项目上成功运用,获得了业主好评,并开发出了股份公司级工法。目前,上海工程局在厦门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施工项目中也进行了BIM技术的推广应用。
28日下午,项目管理工作交流会上,上海工程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庄弘致辞,欢迎股份公司和兄弟单位前来参观交流。他表示,上海工程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上海工程局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永明介绍北京分公司整体情况,以“重管理控成本 树品牌拓市场”为题,从工程管理、市场经营、经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分公司精细化管理的做法和成果。上海工程局济南分公司第二区域、通号工程局、通号(郑州)电气化局、通号建设、通号(长沙)轨道等单位的项目经理分别发言,介绍项目管理经验,大家齐聚一堂,相互交流,互相研讨,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股份公司陈红副总裁发表总结讲话,用多个“越来越…”来形容工程企业项目管理上的变化和优秀经验,一是在管理上越来越讲究精细化管理,体现出铁路建设国家队的水平;二是基层项目部对工艺水平的认识越来越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眼界越来越高,自我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安全意识越来越强,把安全生产大于天的理念切切实实融入到项目管理中;四是成本意识越来越强,通过精细化管理、制度化管理,降低边际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他表示,此次管理工作交流会非常成功,具有指导意义,要求各单位将上海工程局好的管理制度、成功的队伍建设经验进行推广;要求各公司在顶层设计上为现场项目部管理的安全、质量、成本、工艺等方面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求大家共同努力,促进股份公司工程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