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质量安全须抓好过程控制

发布时间:2012-09-10 作者:梁克勤 来源: 字号: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任何企业间的竞争都离不开产品质量的竞争,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终将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淘汰。所以说,如何有效的进行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质量、促使企业发展、赢得市场、获得利润的核心。

质量意识必须深入人心。如果企业员工的脑海里丝毫没有质量的概念,那就谈不上什么质量安全,更谈不上过程控制。所以要通过采取全面质量意识教育培训和警示剖析等方法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生产技能必须过硬。很难想象,一个不懂生产技能的人员能给企业生产出什么优质产品。只有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生产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再通过他们来抓好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将影响产品质量、工序能力及生产效率的因素统统管控起来,才有可能实现产品质量的零缺陷。可见建立一支能持续稳定的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生产队伍是多么的重要。

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规程。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加工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工艺要求生产。因为每一个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产品形成的直接过程,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过程的有效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不合格。

必须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的合理设置是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因此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必需设置相应的控制环节。如:原材料的采购和进货检验、半成品的过程检验和成品的最终检验以及出厂时有关上级部门的专业检验等。同时要在生产的各个关键工序建立控制点,设置内部质量控制人员,并确定各个层面的质量第一责任人,再由质管部或工艺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质量监督、检查人员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必须建立畅通的质量信息传递渠道和进行不良品的有效控制。质量信息的滞后带来的是产品质量的落后,没有畅通的质量信息反馈渠道,是很难保证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因此信息的及时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些单位在处理不良产品的时候,对问题的处理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责任落实与处罚,而忽视了不良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和防范解决措施的详细制定等有效控制手段,结果导致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因此,对问题的处理必须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不良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未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处理和教育不放过。

由此可见,不管是在质量控制阶段还是在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过程控制始终是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优良的有效手断,只有中规中矩地抓好全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才能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稳定。

企业各级管理者必须强化高度负责的质量意识,真正实施全过程控制和零缺陷管理,确保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安全可靠的,以过程的高质量保证结果的高质量。绝不能把质量安全工作只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网上,必须一环扣一环、铆钉铆地抓,实打实地干,切实将质量管理从事后的处理、落实,推进到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进而发展到事前的把关和预防,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质量控制。

浏览次数:87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