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建设的平稳安全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
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越高,发展速度越快,就越需要向科学管理要安全。唯有实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施工等安全,才能谈得上效益。
从目前企业管理的现状看,还存在着管理观念与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问题。有的管理人员视野不开阔,缺少对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核心竞争特点和规律的正确把握,把管理工作狭隘化,片面地认为管理是只是管理部门的职责。还有的简单地把管理工作与安全防事故相提并论。为此,需要从更新观念入手,克服就管理抓管理的思想,强化“管理就是效益”的观念,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由单纯防事故向保质量、保安全、保效益转变。克服管理职责不清、重复分散和单纯追求片面效应的现象,树立大管理观念,自觉做到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把科学管理渗透于企业各项安全工作和完成各项生产、经营及施工任务的始终,实现企业全面健康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强化精确管理观念,切实把该投入的经费和资源使用好、管理好,努力在创建节约型企业中谋求企业改革发展的最佳效益。
科学的管理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发展效率的重要保证。向科学管理要安全、要质量、要效益,就必须要改进管理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诸如管理方法简单、重堵轻疏、重罚轻教、重眼前轻长远、拍胸脯决策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要走出管理工作低效率、低水平、低层次循环的轨道,就要把先进的现代科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运用到管理工作中,改变单靠“安全月”、“安全年”、“质量年”等阶段性活动时间突击抓管理的做法,逐步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应当充分利用数理统计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等全面发展的管理需求,积极推行管理方法定量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管理思路明晰化,为强化企业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采取系统管理、自主管理、末端管理的新途径、新招法,并与思想政治、行政、经济和法规等各种管理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管理工作的知识、科技和信息含量,做到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消除新隐患,促进企业全面建设安全健康地向前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益的增速器。应当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形势、企业建设步伐合拍,与生产、经营、施工任务和职工愿望相符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要创新责任机制、评估机制、奖惩机制等,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科学高效地统筹配置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确保企业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向科学管理要安全、要质量、要效益,还需要提高管理者的能力素质。因为人才是实施科学管理的第一资源。因此,应当把着力点聚焦在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素质上,采取措施让企业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加强现代管理知识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努力造就一批政治意识强、能力素质好、科技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优秀管理人才。
不仅如此,企业还必须严格实施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体系,切实做好安全工作领导负责制,杜绝安全工作光说不做的现象。要编制严格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考核,重奖重罚,改变那些纪律松驰、管理不严、有章不循的情况,执行安全工作在各项评比中的一票否决制,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全企业,包括在各个班组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从而更进一步的强化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自觉做到生产无事故、作业无“三违”、设备无故障、环境无隐患、制度无缺陷、教育无遗漏,真正实现安全有目标、管理有规章、操作有规程、检查有记录、考核有依据、各级有安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