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问,究竟什么是习惯?其实习惯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那就是,习惯是人的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习惯有好坏之分,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而自己却看不见,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自己希望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
正如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优秀也是一种习惯。而且这种习惯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我认为,在我们企业,尤其需要这种优秀的习惯。因为优秀的习惯可以锻造一流的执行力,而一流的执行力必将成就一流的事业。我们的各级管理者,都应站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高度看待培养自己优秀习惯的问题,不仅要把培养优秀的习惯当做履职尽责的本分,而且还要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理念和一世的人生追求。
首先,培养优秀习惯,就要有在位一天,赶考一日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我们的各级管理者都是考生,职工群众和用户都是考官,企业赋予自己的目标任务和质量安全都是考卷。作为考生要常想上学之艰,常有被监督之警,常担不及格之忧,要在位一天,尽责一天。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但求事功,不事张扬。要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以使命和责任之心对待质量安全。
其次,培养优秀习惯,就要提高自制力,自觉做到“四慎”。实践证明,一些管理者在工作取得一些成绩、职工群众拍手称赞的时候,往往很容易飘飘然起来,进而丧失自制力,由成绩而诱发犯错误。所以每位管理者都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善于倾听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要多听听一线职工群众的意见,工作中对的就坚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防止因错误决断给工作造成失误。同时还应自觉做到“四慎”,即慎言,说话注意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慎欲,自觉做到以理导欲,以规制欲;慎微,从细微之处把握住自己;慎行,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勤奋敬业上作表率。
再次,培养优秀习惯,要摒弃一阵子、坚守一辈子。有的管理者初始任职时,开拓创新、团结合作、朝气蓬勃、新风扑面,一旦多年媳妇熬成了婆,其好作风、好习惯也就随之开始滑坡;有的在企业发展顺风顺水时,能够保持好的习惯、作风,一旦企业发展遭遇曲折坎坷,好习惯好作风也就随“风”而去;有的一看自己已经年龄到杠,提升无望时,好作风好习惯也就提前退了“休”。其实,“作风”就是“做人”,好习惯就是好人生,然而写好人字只需两笔,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可见,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培养优秀习惯决不是像“刮风”一样时紧时松、时刮时停、忽冷忽热、忽大忽小,而是要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摒弃一阵子,坚守一辈子。贵在坚持、难在坚持,坚持是品位,养成是品格。这就要求我们的所有管理者和企业员工都要把培养优秀习惯当作企业改革发展和自己人生追求的“终身大事”,时时刻刻、长年累月地加强“修炼”,始终保持职务高了严于律己的标准不降低,成绩大了奋力拼搏的精神不松懈,荣誉多了谦虚谨慎的作风不改变,资历深了求真务实的要求不放松。唯有如此,我们的企业才能保持基业长青、激流勇进,我们的管理者才能用我们特有的人格魅力、文化内涵去感召启迪他人,从而赢得人心,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