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铁路发展快速,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第二,随之而来的是隧道数目的增加,而且长隧道记录不断被刷新。铁路安全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隧道内能实现可靠通信也显得日益重要。通号通信信息集团上研中心研发的TQD无线对讲系统的诸多优势能够完全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因无线信号不畅而引起的安全隐患,保障工务、电务施工作业安全需求。

上研中心TQD团队是一个由上研支部党员、积极分子和优秀骨干组成的敢打硬仗的团队。2013年8月,上研中心TQD铁路区间对讲系统的一期工程在精伊霍铁路的北天山隧道(13.6Km),克孜勒萨依隧道(4.8Km),科克桥克3号隧道(3.4Km),克色克阔兹隧道(3.2Km)四条隧道内实现全部覆盖,设备运行良好,用户体验良好,顺利通过工程验收。根据路局要求,为保障工务人员施工作业安全,在精伊霍铁路的隧道内要求全线安装TQD无线对讲设备,并联通多条距离较近的隧道,实现隧道长区间覆盖并完成隧道内的无缝覆盖。通号通信信息集团领导和上研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生产,并调研二期工程隧道间路桥区间信号覆盖问题。
二期工程,包含了色勒克特一号隧道(3.4Km), 色勒克特二号隧道(1.1Km), 色勒克特三号隧道(4.8Km), 阿恰尔四号隧道(2.8Km) 等二十多条大大小小的隧道及隧道路桥区间。32台基站设备及中继器等零部件采购,生产组装及微基站的调试紧锣密鼓的展开。上研中心克服生产人员不足等问题,一人多职,一人顶三人,在完成GSM-R,位置网等别的研发项目的同时,加班加点,放弃周末休息,在没有依靠任何外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了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并如期奔赴现场安装。
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
2014年6月TQD无线对讲系统新疆二期工程正式开始施工。这次的施工是在新疆北麓偏远的尼勒克附近山区进行,虽然隶属天山山脉,但此处的山,除了大大小小的碎石头,还是碎石头,汽车拉的设备工具等能开到隧道口的山脚下,已经是万幸了,多数的山路都早已被泥石流冲毁。
在安装的苏古尔一号隧道,苏古尔二号隧道时,图纸上看隧道全长才四公里多,但是隧道加路桥,安装环境相当复杂。汽车开到距离山上的隧道约2公里处就无路可走了,为了方便设备的运输,团队队员一人背一个尿素袋,尿素袋里装着基站设备,天线,工具,馈线角铁等等,每个尿素袋都有40多斤,加之山也非常陡峭,山脚距离隧道直线距离约一千多米,不负重的情况下,爬上去都不容易,队员们一边背着尿素带,时而手抓着地,时而全身匍匐,爬着上的山。
在安装阿拉拜萨依隧道时,要经过一座由木头搭建的小桥,但小桥早已被山洪冲毁,团队队员们脱了鞋子下水先修桥。河水由天山雪水融化而成,冰冷刺骨,在水里呆一会就冷的抽筋,而且河底还有很多很小的类似蚂蟥的虫子,光脚在水中时间稍长一会,那小虫就会往脚指头缝里钻,因为河水很冷,钻的时候是感受不到的,等上了岸就会发现有半截虫子已经钻进了脚指头缝,赶紧的又挤又压。桥修好了,但是对岸距离隧道还有两三公里,队员们扛着沉重的设备袋,又是徒步,又是爬山……
一条4公里的隧道,来回就是8公里,大家扛着近40斤的设备工具等在隧道中徒步已经很累了,但是对于无线设备,来回调试折腾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谁都无法做到通过图纸能够准确的定位基站安装位置,而且经常会发生已经安装好了的设备,因为有盲点等原因,拆除重新选址安装。所以,4公里的隧道,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往往大家都来回走了20多公里。
“调整好呼吸,大家不要跟的太近,小心落石”!“把你的工具袋给我,你背的太多了”“河水深,大家当心”……团队队友间的互相关照,已经在艰苦的新疆TQD二期工程中形成了一种模式。
只要信念坚定,大家团结合作,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
“听说过偷吃偷喝的,没听说过偷着干活的”
在新疆当地,由于日照时间长,每天中午是有两个小时午休的,由于此次二期工程隧道地处相对偏远,汽车拉送设备工具往往就需要在颠簸的山路中走一两个小时,而且大多数隧道汽车都到达不了,都需要扛着设备工具徒步加爬山才能到达,如果折返回车间吃午饭,工期将会大大延误。团队队员们都是清晨比工务人员起的还要早,并且主动放弃午休,午饭都是吃带去的馍馍,咸菜。这些吃十天半个月不稀奇,但TQD团队一吃就是近两个月,车间主任就不止一次的提到“听说过偷吃偷喝的,没听说过偷着干活的,幸亏你们没到我们工务段,要不,我们就都下岗了”我们也自豪的说“我们,就是喜欢偷着干活”!
这次的施工中碰到的技术问题,是原来没有碰到过的,摸索着干。这次施工中碰到的很多困难都是原来不曾碰到的,例如修桥,修路,跋山涉水,但是,越是困难,就越有斗志!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深深的相信:这,就是我们通号通信信息集团的精神;这,就是党旗的风采!我劳动,我奉献,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