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至6日,武汉市遭遇了罕见特大暴雨。主城区14小时降雨229.1毫米。这是自6月30日20时开始的又一轮特大暴雨,导致武汉一周持续降水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市内多处出现内涝。
当晚21点,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武汉轨道交通项目部电话铃声急促,武汉地铁集团通号部紧急通知,短时间强降水极可能导致地势低洼的机房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返潮现象,希望项目部做好应急防汛准备工作。
险情就是命令。接到电话,项目部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迅速调集员工,分组火速奔赴二号线北延线常青城——天河停车场沿线机房,六号线石桥北段、琴台南段沿线机房及巨龙大道站开展防汛救援工作。
22时25分,所有物资、人员、设备都已准备到位。此时,持续的强降水已导致雨水倒灌,顺地铁口涌入设备区,雨水浇透的抢险队员们毫不迟疑,立即展开工作处理险情,此刻,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团结一心,抗洪抢险,保护机房”。
二号线北延线盘龙城站由于远低于周边区域,积水严重!项目副经理毛福敏、站长李衡及工作人员在现场不间断对机房进行积水抽排,保障了二号线北延线的设备的安全。
六号线轻工大学站是石桥以北段进水最为严重的站点,项目部副经理张磊、车站负责人漆昌武组织人员在站内设备区口堆砌防洪堤坝,机房口设置防洪沙袋,并及时断电防止渗水损坏机房设备。

▲江城大道站机房渗水线缆检查。
六号线琴台以南段江城大道站内,积水达15公分,项目副经理李佳澄、张道标、安质部主管程杰及负责人吴汉中在现场通宵抢险,副站长王高志患重感冒,但险情面前不退却,带病上场,和大家一起抽排设备区内积水,保护机房内已经加电的设备。

▲对道岔基坑进行人工排水。
六号线巨龙大道站道岔基坑进水,项目部及时派人用抽水泵抽水,在抽水泵无法工作的区域,员工用水桶进行人工排水,为了阻挡周围渗水,抢险小组在基坑周围修筑了临时水泥挡水坡,防止再次进水。

▲在齐腰深的积水区排水抢修波导管。
天河机场至停车场区间波导管被淹。项目部抢险小组到达现场时,最深的地方已经没过腰身,抢险队员二话没说,立刻下水,安装抽水泵开始紧急抽排水,排水工作结束后又立刻抢修更换损坏的波导管。

▲抢险人员紧急检查电机各项性能,确保武汉地铁安全稳定运营。
7月6日早上7时,经过9个多小时的奋力抢险,各站内设备区积水基本排空,机房基本清理干净,由于抢险及时,二号线北延线、六号线全线机房没有遭受严重影响,传输、公务、无线等系统设备运行正常,为地铁工程其他专业的抗洪抢险提供了通信保障,有力地支援了武汉地铁的抢险救援工作。
与此同时,武九客专湖北段、汉孝城际引入汉口站改造的参建员工,针对武九客专(湖北段)沿线大冶、阳新城市都是“重灾区”,施工项目部统一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重点,加强现场人员作业面、交通路线等风险点的监控,减少在区间逗留时间,配备一定数量的抢险工具,各班组及时通报相关地段情况,保障信息畅通,及时规避风险发生,全力保障在鄂项目安全渡过汛期,保障项目、人员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