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距离我怀揣着梦想,带着憧憬踏入通号工程局集团电气工程有限公司的大门,已经有十个年头。那时,成立初期的电气公司焕发着勃勃生机,也是在那一刻,一粒扎根在这方沃土里的种子在我心中悄悄萌芽。
在电气公司发展的长河中,我有幸置身其中,虽为滴水,仍怀抱着投入其中的灼灼梦想。在不经意中已经伴随公司成长了十年,这十年,既是公司稳步向前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学习成长的十年。十年里,公司乘着中国通号改革重组的浩荡东风茁壮成长,从老旧低矮的砖楼变为窗明几净的现代化办公大楼;从寥寥无几的日常设备到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办公设施;从多个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到单个职能部门独立办公;从26人的孤军奋战到近200人的携手并肩……一幅幅画面见证了企业发展变迁,一串串剪影见证了职工群众不断“升级”的幸福生活。
十年风雨路,十年奋进史。这十年,企业驾乘时代风帆,满载使命理想,以只争朝夕的奋斗之姿奔涌向前。他克服了无技术、无经验、无市场的创业困难,战胜了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带来的严峻挑战,迈过了业务单一、资质等级低、“两金”压降难等因素形成的沟沟坎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高质量发展史,创造了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步跨越的历史奇迹。
十年艰辛,十年难忘。这十年间,他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无论是在困难重重的市场开拓,还是形势严峻的安全管控,都有他临难不却的脚步;无论是在繁忙干线的高铁客专,还是在数以千计的公网覆盖,都有他负重前行的身影;无论是在机关处理琐碎繁杂的综合事务,还是在基层专注技术复杂的工程建设,都有他恪尽职守的精神。当一张张经营捷报频频传来,一项项精品工程落地建成,一个个业务能手频频涌现,无不是在诉说着企业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前行的动人故事。
十年磨剑,还看今朝。如今的企业已经在铁路、城轨、公路、隧道、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设备技术、节能技术开发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施工足迹遍及国内多个角落,承建了兰新高铁、中南部重载铁路通道等多个“中国第一”的国家重点工程。而今的企业以中国通号、通号工程局集团雄厚的资信和技术实力为后盾,市场空间更加广阔,未来发展可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当前,市场内外部竞争形势正发生着激烈的变化,企业“三年改革”行动正处于爬坡迈坎的关键时期,越是紧要关头,我们越须咬紧牙关,保持定力、拿出毅力,义不容辞做一名企业改革的支持者、见证者和参与者。“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奋进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企业在改革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唯有保持积极心态,坚定改革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久久为功的耐心,才能够无惧风雨,无视艰险,怀着踏平一切坎坷的勇气,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往无前。
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如果说我们是一粒种子,那么企业就是土壤。一粒种子只有深植于沃土,才会生机勃勃、茁壮成长。我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时刻肩负着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和使命。我们作为企业发展的潜在中坚力量,更要勇立潮头,积极作为,敢于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全面提升自己,勇做走在企业发展中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展露才华的舞台,身为舞者,我们一定要珍惜台上的每分每秒。我们要借助“大舞台”主动学习,主动增长才干,只有坚持不懈学习新知识,思想才不至僵化,所学所思所想所悟才能经过日积月累实现厚积薄发,更好地应用和实践,才能演绎出曼妙的舞姿。同时,我们要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无论身处何种角色,都能把它当做历练经验的“象牙塔”,多学习、多积累,以硬本领、真把式,成为 “教科书”式的舞者。
以青春之我,燃奋斗之火。在企业改革发展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我愿以激情为墨,以干劲为笔,尽情挥洒泼墨,认真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做一名无惧风雨、勇往直前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