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艺苑

集中隔离的日子

发布时间:2022-06-13 作者:潘辉玲 来源:电气公司 字号:

“请5号楼28门居民收拾好行李,做好集中隔离准备!”2022年1月30日,我所住的楼层出现阳性病例,被社区要求去隔离点集中隔离。

当天下午1点30分,按照防疫要求,我和家人被送往中山北路育红路格林豪泰酒店,井然有序完成了填表、核对、检查、登记等手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房开始“困居”。临近春节,原本计划待疫情形势好转,带孩子回老家体味家乡的年味乡俗。可谁承想,所有的节奏都被打乱了,但还是劝诫自己,“此心安处是吾乡”。

集中隔离的管理十分严格,除测温、核检、送餐外,房门必须紧闭,划地三尺,不得出门半步,工作人员经常告诫我们,如果踏出房门将延长隔离时间,“无撤退可言”。

集中隔离的心境是十分忐忑。每天早上7点工作人员准时敲门核酸。如果当天没有工作人员敲门,那就证明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

1月31日是除夕。贴春联、贴窗花、挂灯笼、放鞭炮、吃饺子等“年味”在电视屏幕里愈演愈浓。

“妈妈,我们今天有没有饺子吃呀?”孩子看着电视里的画面问我。

“您好,这是年货‘大礼包’”。说曹操,曹操就到!工作人员为我们送来了饺子、坚果、糖果。

“耶!今天有饺子吃喽!”孩子见到“年货大礼包”高兴得连蹦带跳。

“妈妈,我觉得饺子太好吃了!”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或许让孩子体味下这样的“年味”,未必不是件好事!见孩子如此满足、开心,心里便多了几分欣慰。

既来之,则安之。对于集中隔离的人而言,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人生不期而遇的各种麻烦,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坦然面对现实,改变我能改变的,适应我不能改变的。于是我开始尝试调整心态,认真规划好我和孩子在隔离期间的生活。

未来7天、14天、21天,或许更长的时日内,我们娘俩如何在这“方寸之间”自得其乐?看书、运动、学习等样样都不能少。制定好作息计划后,我和孩子便立即行动起来。

因为准备时间有限,出来时没有给孩子带太多玩具。于是,我从“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入手,同孩子一道自制橘子球、塑料滑道、手绘警察抓小偷、跳格子等。通过寓教于乐的“亲子游戏”,树立孩子环保意识,密切亲子关系。期间,我陪孩子看了《长大以后做什么》《好朋友》《天空100层的房子》等绘本;教会孩子《赠刘景文》《浪淘沙》等古诗;看完了《习近平在福州》《中国近现代史》《正面管教》等书籍,观看了《觉醒年代》《换了人间》《长津湖》等多部影片。

隔离这段时日,心中的色彩和天地似乎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广阔。我想人生本就是个体验的过程,把所有的体验当作享受,自然无忧、淡定,无论外界浸透风雨,抑或阳光,我心自安然。

隔离虽然使我失去了自由、社交……,但失去本身何尝不就是一种得到。隔离的时日里,因为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温度”。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日以继夜地守护着我们。他们每日按时为我们核酸检测、按时消杀、配送一日三餐、清运生活垃圾,在我们合理需求内,不厌其烦地送取生活必需品……是他们点滴的付出,汇聚成了一股股暖流,流淌在我的心中,浇灌着我战胜疫情的希望和决心,让我真实触摸到 “大家庭”的温暖。亲朋好友隔三差五对我和家人嘘寒问暖,与我一起经历风雨,见证岁月,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是他们的遥遥相伴和默默守护,带我跨出丛丛荆棘。

没有人愿意经历严寒,但它经常不请自来,不经选择; 也很少人敢确信未来一帆风顺,但如果你经历过和见过,你就会相信,总有一天会拨云见日,迎来天朗气清、暖阳和煦。

2月20日,集中隔离点正式解除隔离。凌晨12:30,我和家人乘坐在回家的大巴车上。车窗外,千家万户的灯火显得格外温暖。

浏览次数:221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