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用英语来写是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
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对情商众说纷纭,称情商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这五种特征组成,包括人与人互动的层面,但意义并非指谄媚、奉承、巴结、虚伪,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企业管理学上,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情商是领导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何为“低情商”?
本人理解,情商高用一句中国土语概括是“会来事”,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办事体面。如果情商太低,可能遇事受阻,事倍功半。举个例子来说,女孩说肚子疼,男孩说多喝开水,女孩说心情不好,男孩说多喝开水,这是典型的直男癌低情商;还有就是朋友、亲戚、同事相处,常年不联系,一联系就是让你帮这帮那,从不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肆意表达祸从口出的,也是情商不够的“后遗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情商不够的人,你请他吃饭,他磨磨唧唧,也不说行不行;还有就是邻里、朋友关系不会处理,经常搞得一地鸡毛……
与“低情商”相处有什么方法?
首先是不要有太高期望值,如果对他的期望太高,那么到最后一定是你伤心欲绝,他却一脸懵逼。降低期望,拿平常再平常的心去看待他,你就不会太纠结,也就不会受到低情商的冲击。同时,你对他没有太多的期望,自然就会心平气和,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在后面;其次是,要科学调动,现实中,一些所谓低情商人员,和比较熟络的人会表现出他圆融的一面,也能开玩笑,也有让人愉快的表现,只是你没有调动和激发出来。这时,比如我们创造一个场景,你们共同去完成一件事,他不懂得体会你的感受,你可以以退为进,将其捧着赞扬,夸他是才子、佳人、专家等,激发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对于调动而言非常有效;三是对好恶要有明示,因为所谓情商低的人,往往是同理心不够,而且理解深度不深造成的。有很多话,你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对于这样的人,你一定要以非常明确的语言和行为,向他明示,特别是“死心眼”的人,你不明确,他绝对理解不透。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误会,就是因为相互猜忌造成的。这也反衬出,其实你的情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纵观古今,但凡是历史上有重大成就的人,身边一定有一群围绕的人,朱元璋也好,毛泽东也好,他们身边的人不一定都是高情商,但是却可以将能力发挥到极致,这也应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四是尊重,越是低情商的人,你越尊重他一些,重视他一些,让他有充分有存在感,这样才有可能交心,才有可能走到他的内心。
与“低情商”相处有什么好处?
一般来说,低情商的人都是比较认真或是执着的,虽然相处起来花费更多心思,但是好处是大大的。一是忠诚天真,这样的人群,只要你能真的走进他的内心,他能感受到你的尊重理解,一般会死心塌地的和你好,愿意折臂折肱地和你交往,甚至有时不惜倾其所有;二是诚信简单,他们虽然在处理问题上不够灵活,但是应允的事情,一般会尽力所为,而且他所表达出的内心真实想法,不需要你过多地思虑,就是面皮下浅浅的一层,与其交一个特别操心的朋友,还不如交一个这样的朋友来的简单;三是执着坚定,像我们知道的屠呦呦,当然也不是诋毁老专家,网上的信息可以一目了然,她便不善于变通,对有的学者当面就不留情面,导致后来很久评院士一直受挫。但正是这样的执着坚定,才让她有能力创造出让世界震撼的功绩。
总之,人性本身不是完美的,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短板,坚韧的不够灵活,灵活的不够坦诚,坦诚的不够深刻,深刻的不够果敢,果敢的不够细腻……说低情商还是高情商,其实真的没那么重要,关键是你内心是什么,如同在雨中的路上,有人看到泥泞,有人看到生机,有人看到前行,有人只看身后的脚印。大家无非是人生旅途的过客,善待,善待和你肩膀碰撞过的人,你自然会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也能真的善待所谓的低情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