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天天生活在你身边,但那时并不懂母爱是什么,只知道渴了找你、饿了找你,从外面回来,踏进家门的时候,眼睛在第一时间搜索你。
后来上了学,在课堂上读到了母爱,温暖得如三春的阳光。但和现实中的你相比,让我产生了彷徨,我妈妈的爱是母爱吗,怎么跟她们不一样?
你没有书本上文章里的母亲笑意盈盈、慈爱温婉,你经常会瞪着眼睛教训我,甚至也会把巴掌毫不留情地打在我的屁股上。但是打过骂过之后,怒气未消的你,会依然把饭菜摆到桌上,把为数不多的肉片、鸡蛋夹到我的碗里。
你没有文章里的母亲知书达理、满腹道理学问,但你会在繁星满天的夏季的夜里,给我讲牛郎织女、八戒背媳妇等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用语言为我搭建出一个充满想像的空间,让我自己脑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你会边讲边摇着蒲扇为我驱蚊纳凉,直到我甜甜地睡去。
初步感受到母爱,应该是在洛阳上学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电话,通信方式基本上是写信。对于在外上学的每个孩子来说,扒着信箱,盼望看到自己名字的信封是件充满期待感的事,得到信的同学,总会伴随着其他同学羡慕的目光。幸运的我,总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每两周,总会有一封来自你的信,虽然你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每次的信都是满满的三页,捏在手里厚厚的。信里会说一些家中的事,问问我学习的情况,更多的是一些担心和嘱咐。可以想像在农忙的时候,干了一天累活儿的手,拿着笔都会有些不听使唤,拖着疲惫的身体熬上一两个小时,只为说出心里的叮咛和嘱托,大概只有当母亲的能够这样做。
在一次次的别离、相聚、再别离中,我慢慢长大,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每年待在你身边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少,少到搬着指头就能数过来。你也在这一次次的分别和相聚里,慢慢地白了头发,慢了步伐。
少年不知慈母恩,读懂已是中年人。
直到有一天,我也做了妈妈,才彻底明白母爱的厚重和伟大,才明白那些在一起平常得想不起来的日子,你为我做了啥,才明白我在外面心无旁骛地开创自己世界的时候,你的心每时每刻都在伴随着我从未放下。那天,我抱着这个粉嫩的婴儿,内心柔软的要融化,从那时起,她的一颦一笑都成了我最深的牵挂。我也想到当初的你也是这样,日日夜夜守护着我,多少次困得眼皮打架,多少次把手举起又轻轻放下。虽然这些都没留在我的记忆里,但我能感受到,因为我也当了妈妈。
以后的日子,我愿一手扶着你,一手牵着娃,我们一起漫步在阳光下,也像从前的你一样,用心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充实,陪伴你变老,陪伴她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