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雷锋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发布时间:2018-03-26 作者:王东宝 来源:天津分公司 字号: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通号建设者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高铁这张靓丽的国家名片上书写了厚重之笔。这是企业的荣誉,也是每一位员工的骄傲。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经常能听到身边有人会说,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时代, 我们干好项目就行了,“学习雷锋”有用吗?“雷锋精神”离我们的工作生活太遥远。

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如果把我们行业领先的轨道交通技术比做是一支利箭,那么一代又一代通号员工身上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才是发射这支利箭的硬弓。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雷锋精神”就像一座灯塔,始终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脚步。它不仅是我们的信仰,也是我们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可以说,雷锋精神伴随着我们工程建设的每时每刻。没有雷锋精神,就没有我们辉煌的过去,也无法开创更加绚丽的未来。

认为“雷锋精神”离我们太遥远的人,心里往往总是这么想:一个上世纪六十年的楷模,早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进步。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并没有领会什么才是真正的雷锋精神。雷锋只是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但“雷锋精神”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高贵品质的汇聚。一代伟人周恩来曾经对雷锋精神作出了全面精准的概括,即“憎爱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换做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荣辱、守诚信、明礼义、敢取舍。这样的精神表现在个体上,就是古往今来的英雄典范,展现于群体,同样成就了无数优秀企业。民族英雄岳飞“知荣辱”,他以捍卫河山为荣,以丧失国土为辱,这样的精神放在当代仍然是军人的神圣职责;高铁建设里中国通号始终坚守“期到必成、成时必精”的目标,攻坚克难,在服务业主的同时让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壮大加强,这是典型的“守诚信”成功范例,也是一个优秀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明礼义”始于先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依托,更是盛世中华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敢取舍”就是不以自己的私利为重,时时刻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置于首位。试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五湖四海的任何一个角落,这样的理念能过时吗?

雷锋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是因为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在几代人的传承中不断注入了新的内涵,这种精神更具有活力和感染力。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学雷锋先进,很多就来自我们身边,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体现。这些人影响和带动了我们为实现中国梦构筑起了无比坚实的精神长城。

其实也有很多认为雷锋精神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人,在各自的行业里始终都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他们没有把雷锋精神挂在嘴边,但是却用一言一行在践行、继承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可能是作为技术人员的你,兢兢业业编制了一个足以保障安全的既有线施工方案;雷锋精神也可能就是身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员工,在需要帮扶的时候从你那里得到的温暖;雷锋精神也可以是你精打细算,在项目建设中省下的几米线缆……雷锋精神的体现永远不分巨细,它可以体现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里,也可以展现在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社会关系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作出指示,必须“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总书记的话让我们更加坚信,雷锋精神的影响力对推动国家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华民族正待扬帆起航,彼岸是东方巨龙翘望五千年的风景。这个云卷云舒的时代,需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的奉献精神,需要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主人翁态度,需要诚实守信、知礼明法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作为载体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在你和我的脚下。

 

浏览次数:314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