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秋天,年仅61岁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离开了我们。
父亲走了,清明节成了我每年不敢怠慢的节日。不管我身在哪个工程,走的多远,都要请假回老家给父亲祭扫,我都会把父亲的遗物拿出来放在春天的太阳底下,让它们见见阳光,摩挲一遍,仍感觉那上边有父亲的温度。因为,这件件遗物封存着父亲与我们的如烟往事和不尽悲欢。
父亲一生喜好喝茶。他生前一直喝茶用的茶杯,是他1978年被评为煤矿先进生产者的奖品。这个茶杯跟随了他二十几年,已经积满了无法冲洗干净的深褐色的茶渍,但我仍然没舍得扔掉它,一直把它摆在父亲经常喝茶的写字台上。每当我看见它,似乎望见了岁月中的父亲。
父亲16岁离家去了北京门头沟煤矿,一去就是40年,直到他55岁退休。至今老家的屋子悬挂的镜框里全是他工作的照片。他亲手研制的吊车;他与同事、领导一起工作;他聚精会神研究图纸;他在火光四溅中焊制机车……这张张照片体现了父亲的心灵手巧和踏实苦干,到现在我也对只上了几年私塾的父亲却能制图,能发明设计东西而由衷的佩服,家里现在还珍藏着一台海鸥牌古董相机,就是他参加矿务局设计比赛得到的奖品。每个和他熟悉的人无不称赞父亲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当我中专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父亲语重心长对我说,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父亲的话仍然言犹在耳,一直在鞭策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这已经成了流淌在我们姐弟血脉里的东西。而人到中年的我也要把这种敬业、奉献传承给我的孩子,生生不息。
父亲在煤矿工作了一辈子,他穿了一辈子工作服和布鞋。我工作第一年过年回家,给父亲买了一件驼色毛衣和一双“康奈”牌休闲皮鞋。我告诉父亲,退休了就别再穿工作服,该适当享受享受了。父亲并没有我想象的那般高兴,而是说,刚工作挣钱,不要乱花钱,多存点,以后结婚、成家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尽管父亲这样说,过年时喜气洋洋地穿上了新毛衣新皮鞋。“嗯,鞋子底子很软很舒服呢”。新年过后,就小心地把毛衣、皮鞋收拾起来,平常日子不舍得再穿。他去世后,那件毛衣和那双皮鞋被我收好精心的保存。它诠释了父亲的勤俭、素朴和对儿女的爱。话语不多的父亲最爱说的就是,别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了金钱,我忙忙碌碌一辈子挣下了好儿女。我好有福气啊。其实,我们更该感谢父亲,他一生克勤克俭,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中专生,这在我们村里是非常了不起的。如今,那件毛衣和那双皮鞋每年都是我和我女儿聊天的话题。父亲去世时,我的女儿仅仅是三岁稚儿,没有丝毫记忆,而在我一次一次回望讲述中,她懂得了爱、感恩、回报,懂得了亲情对于人的可贵。
父亲去世后,母亲被我们接到了城里,老屋老宅还是父亲在时的模样。院子里有三棵柿子树,是父亲亲手栽下的。到现在已经20年了。每年秋天挂满红灯笼一样的柿子。当初父亲之所以栽下它有他自己的含义和期待:事(柿)事(柿)平安。他祈求和保佑我们一家人事事平安。每次到老家,走进院子,看见那三棵蓬勃生长的柿子树,心里总是一种温暖萦绕着我,包裹着我,仿佛又看见父亲蹲在那里给柿子树剪枝、浇水、施肥,仿佛听见了他默默祷告的声音:事事平安。如他所愿,我和四个姐姐生活的健康平安,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可是,父亲您知道吗?您老实厚道的品格、勤劳朴实的品性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姐弟身上,这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无论从前、现在、将来,您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如阳光雨露润泽着我们,保佑我们事事平安。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16年了。而我从没停止过对他的想念。我保管的件件遗物也将与父亲的爱一起,永远见证我们的生活和成长。
父亲,我永远想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