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五月初五,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的汨罗江。两千年后的今天,五月初五成了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煮鸡蛋、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初夏的气息夹杂着粽叶的清香,浓郁且诱人。又到一年粽叶飘香时,浓浓的相思情从内心油然而生。童年时,临近端午之际,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包粽子的食材,好不热闹。那时候,奶奶总是会提前把粽叶准备出来上锅煮一下,然后泡在清水中,这样经过处理的粽叶既柔软又有韧性,并带着一股青草香。奶奶心灵手巧,会包好多种粽子,有小豆馅的、蜜枣馅的、蛋黄馅的,还有鲜肉馅的,甜的、咸的,种类很多,吃的我那叫一个撑,心中满满的幸福感。奶奶看我爱吃,便提出教我包粽子,拿两片粽叶折叠,围拢成一个窝,中间放入洗好的糯米、馅料,折三折就成了个三角形状,包好的粽子要放到锅里煮2-3小时之久,煮的时间越长粽子越糯越甜,淘气的粽香从锅缝中飘出来,大大的满足感。奶奶同我讲,在他们小的时候,都是去芦苇滩摘芦叶,晒干了再用,不像现在随处都可以买到,很是方便。
想到这里,眼眶早已湿润,鼻子发酸。今年年初,无情的病魔夺去了奶奶的生命,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香甜美味的粽子。尽管市面上已经有玲珑满目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粽子可以买到,但我却再也吃不到那带着亲情带着幸福感和满足感的粽子了,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如今,端午节成为了我心中深深地烙印。奶奶,又到粽叶飘香时,孙女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