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天山深处的“哨所”

发布时间:2014-07-03 作者:王东峰 来源:天津分公司 字号:

风拍打着房门“当当”作响,正在伯信特变电所里对着电视机发呆的张玉洪拿起手机看看时间,笑了:再有几分钟马年就要到了,这声音多像新年的钟声啊。在天山深处,老张已经是连续第四次工地上过除夕了。

伯信特变电所位于新疆吐库二线伯信特隧道北侧,是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吐库临电项目建设的四个变电所之一。别看房屋简陋,但每一个变电所都承担着为隧道施工提供生产用电的艰巨任务。隧道工程是全长三百多公里的吐库二线的控制性工程,施工进度决定着全线竣工的时间,而电力维护工作就相当于隧道施工用电的“卫兵”。没有“卫兵”,供电系统无从保障,没有电力供应,隧道施工就寸步难行。因此,张玉洪和他的工友们都喜欢把变电所称为“哨所”。

2007年5月,通号工程天津分公司承担吐库临电项目建设任务,电力专业出身的张玉洪随着施工队伍来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艰苦的建设任务将要完成之际,项目部按照合同约定需要安排人员留下来值守。在这荒凉的天山深处一干就要好几年,这对任何一位留守人员来说都无异于是严峻的考验。虽然自己面临儿子高考、老家拆迁等困难,但当领导点到张玉洪名字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到现在已经整整坚守了7年。

临电维护范围除了伯信特变电所以外,还包括马兰、中天山、喀拉塔格三个变电所和200公里35kv电力线路的日常巡检工作。几个变电所之间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几十公里,但颠簸的山路走起来往往要用上大半天的时间。不用说干活儿,就是光坐车跑一圈下来一般人都会有种全身要“散架”的感觉。年近50的张玉洪除了他的维护工长职务以外,还兼着班组技术员和司机的差事。

“叮铃铃——”一个雪夜,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沉寂。电话是马兰变电所值班人员打来的,“马兰至中天山线路b相接地!”,“各变电所配合,乔旺跟我出发!”,故障就是命令,短短三分钟之后,汽车马达轰鸣开上了崎岖的山路。“张工,线路这么长,咱们该去哪找故障啊?”乔旺刚来时间不长,看着茫茫大雪不禁有些犯愁。“直奔喀拉塔格。”张玉洪的话音斩钉截铁一般。看着小伙子迷茫的样子,张玉洪解释道:“我分析应该在那个石料厂附近,一定是因为雪天路滑施工车辆撞坏电杆造成的故障。”到了目的地,果然张玉洪“猜”得一点儿也不错。经过抢修,线路在维护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恢复了送电。看到隧道施工现场又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张玉洪感到莫大的欣慰。虽然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次非常普通的故障处理。但是作为一名维护人员,张玉洪最清楚每一次抢修都绝对马虎不得。为了能够把工作做好,他白天在巡检中牢记线路特征,晚上还要核对图纸,每一寸线路都做到了牢记于心。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曾多次得到吐库铁路建设指挥部的表彰。

由于人员调整,头一批留下来的几名临电维护人员相继奔赴别的工地,老张成了这支维护队伍里唯一坚守的老面孔,也是维护队伍里对现场最熟悉的一个。连续三年,他都因为在工地上值班没有回家过春节,同样有过工程队经历的妻子都给予他理解和支持。但是到了第四年,妻子可真不干了:“张玉洪,你说,这个家还要不要!”现在全家三口天各一方,儿子在外地上大学,自己在天津工作,丈夫又远在新疆。虽然玉洪每年不定期有那么一次短暂的探亲机会,可是家里人总也凑不全。现在儿子放假了,妻子多么渴望春节能够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啊。“我也想回去啊,可维护就是这么个活儿,走不了怎么办呢?”老张的话没说完,气得妻子就在那边挂断了电话。

夏天四五十度的高温,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还有大漠里不时光顾的沙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张玉洪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开车到几百公里外的托克逊县城送别老工友或迎接新工友,算是开开眼界。时间久了,就连戈壁滩上胆小的黄羊,也偶尔会趁着月色悄悄来到“哨所”附近溜达,看到这些活生生的“邻居”是工友们最大的快乐。

“坚持吧,我就盼着吐库二线铁路早点儿开通,那个时候就可以回家了。”在这个小小的“哨所”里,张玉洪说出了自己最大的心愿。

浏览次数:276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