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年轻的“军团”,这是一个到处洋溢着青春朝气,充满着生机活力的“军团”。它的领军人物便是天津交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第一项目部项目经理尚亚峰。这是一位年纪轻轻的老党员,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新人的培养也是丝毫不懈怠,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魔铁事迹一:现场=战场,现场亲自培训
为了真正把项目工地办成出人才的“魔铁团”。今年春节后大家返回项目部,无一例外地被尚经理安排到一线工地上去学习、实践。他说:“必须把年轻人‘赶’到工地上去,让他们在‘战场’中学习‘战争’,在大江大海中去学游泳。”虽说身为“魔铁团”“团长”,但是他对待职工却是和睦可亲,常常一线班组,走访各个工区,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在现场也经常会看见他一边操作,一边分析故障原因,再根据故障现象,给大家讲解故障处理流程。一旦发现设备缺陷,还会对该缺陷检修的前、后状态进行拍照,以便于取证比对及事后分析。
“作业前,必须对准备带上作业线路的所有物品进行认真清点和登记。作业后,还要再次对带上线路的机、具、料进行清点,不能遗漏任何物件在线路内,因为一个螺帽都可能危及行车安全……”这会儿,尚经理边往隧道方向走来,边对旁边的王工说道。这次,他竟然把一大块儿白板支到了现场!原来这是要在开始干活之前亲自给技术员们仔细讲讲施工中放线的技巧。这位“团长”时而在白板上画图,时而指着隧道墙壁比划,时而给技术员们提出问题……培训结束他又不厌其烦的说:“咱们是一支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大家要一起努力攻克各项难关,我相信我们的道路必定会越走越宽广,工作生活双丰收!”
“尚团长”亲自为魔铁团代言,通宵达旦无怨言的敬业精神钻进了现场每一个人的细胞里。
魔铁事迹二:千方百计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这位“团长”不仅经常组织现场调研会、方案优化讨论会、技术交底会、技术攻关会以及专题技术讲座等。在工地上还推行了师徒合同制,找有专长、有经验的技术骨干以“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方式,结成师徒关系,并且要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出师时间表。定期还会对师徒双方进行考评,并对考评结果规定了奖惩制度。这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还激励了各位新老技术员的学习热情。在选择人才的标准上,“团长”坚决坚持“三个不唯”原则:即不唯亲疏;不唯年龄;不唯学历。只认品德和能力,发现合适的苗子,就放手给他们压担子,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这就更加快了年轻技术队伍的培养。
也常常听见同事们说,“每次半夜去厕所总能看见他的寝室灯还亮着……”心想:这么优秀的人依然如此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虚度光阴?上个月他又买来一大摞专业书,现在正在为今年造价师的考试做准备。最近,经理还鼓励大家全部报考了今年六月份的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现在我们的这个团队是从上到下又都拿出当年高考时的劲头来看书备考了。“魔铁团”就得拿出点儿魔鬼般的意志出来嘛!
魔铁事迹三:带头diy篮球架
技术员多半是刚毕业的小伙子,个个年轻力胜,有着使不完的劲儿。由于工地偏僻,每天工作之余,大家只能散散步,生活无比枯燥乏味。“尚团长”已是“过来人”当然特别能理解这些小伙子们的心情,就提出了以前他自己的一个小愿望,那就是自己动手建个简易篮球场。要知道想要建一个标准篮球场,不但场地不允许,费用也是一笔不少的数目。所以能够发挥自己干工程的特长,利用一些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个篮球架岂不是特别酷?
依然记得那些diy篮球架的日子。“团长”先是和几个人一起设计方案,然后让另外几个人去废料库负责收集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将角钢按设计尺寸切割好,分类排放,再找来专业焊工来焊接。几天时间,篮板、支架两大部件都做好了。接着,大家清出小块空地,实施安装。安装支架比较容易,冲击钻打好孔,装上膨胀钉,再将支架立好,焊接牢固即可。但安装篮板难度系数稍大,危险因素也大。好在旁边刚好有一辆大货车车,车开过来,高度刚好够得着架篮板。“尚团长”和几个小伙子三下五除二,不到半个小时就把两百多斤的篮板装上去了。安装完,还得验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条绳子绑在篮圈上,几个人拉一拉,看看强度。这一试,算是把我们的技术水平试出来了:三个人拉,篮球架就是纹丝不动!ok!半个月时间不到,一个“魔铁氏篮球架”就这样诞生了。
每当有兴致,“尚团长”还会跟同事们一起上演一场“工地cba”,运球、突破、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