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喜讯!通号工程局集团3项科技成果分获铁道科技奖一、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1-02-01 作者:王玲玲 来源:科技管理部 字号:

近日,中国铁道学会授予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的《高速铁路四电精品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创新及应用》《京津城际列控系统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两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予《光传输网互联互通及铁路承载网应用策略》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简称“铁道科技奖”)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的规定,于2002年3月正式批准设立的奖项,用以奖励在中国铁道行业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每两年评审一次。

《高速铁路四电精品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创新及应用》

《高速铁路四电精品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创新及应用》依托京沈高铁项目在四电专业进行细部设计和工艺创新及标准化,研究成果在高速铁路四电工程建设管理科学方面提出了创造性理论和实体工艺评价方法,总结形成了5部系列标准首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中国铁路标准。通号工程局集团作为京沈客专辽宁段通信信号信息系统集成施工任务的主承担单位,总结提炼建设成果,共参与编制了5部系列标准中的3部。

 

其中,主编两部标准《高速铁路通信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Q/CR 9520-2018和《高速铁路信号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Q/CR 9524-2018,参编1部标准《高速铁路客服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

图为京沈高铁通信信号工艺

该系列标准首次将施工工艺要求和工程质量评价纳入国铁集团企业标准,首次将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纳入国铁集团企业标准。自发布实施以来在后续高铁项目上获得全面推广应用,工艺质量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实体工程更加内实外美,建维一体的理念融入了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弘扬工匠精神,实施工艺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京津城际列控系统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京津城际铁路列控系统技术改造是全球首例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更新改造工程,通号工程局集团作为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历时4个月,共计104个夜间天窗点及6.26连续30小时一级施工,将服役10年的原西门子列控系统,替换并升级为完全自主的中国通号CTCS-3级列控系统,成功完成了这台高难度的“换心手术”,为国际及国内即将进入大修期的高速铁路树立了大修改造的样板工程。

 

京津城际改造工程实现了全路高铁列控系统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完全自主可控,是列车运行核心技术全面推行国产化的重要一步,是我国向世界展示高铁自主创新和安全运营能力的重要载体。

《光传输网互联互通及铁路承载网应用策略》

通号工程局集团作为业内同时拥有通信、电力、土建专业CNAS和CMA第三方检验检测资质的单位。

在《光传输网互联互通及铁路承载网应用策略》科研项目中,通号工程局集团深入参与研究光传输网在铁路的应用及互联互通技术、铁路承载网应用策略及关键技术、通信光电缆线路维护技术以及通信传输设备与通道性能评估技术。提出了光传送网不同厂家设备互联互通测试技术方法,该创新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光传送网(OTN)的建设与改造,填补了OTN在我国铁路骨干网应用上的空白。

多年来,通号工程局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施工技术攻坚克难、施工工艺创新引领,结合京沈、京津城际改造、京张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开展面向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数字建造、智能铁路研发,推进科学技术与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主参编外部标准共30余项,取得专利、软著200余项,拥有3家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参与共建2个国家铁路局行业科技创新基地,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获得外部科技资金支持1300余万元,在行业内取得了可喜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未来,通号工程局集团将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铁路“十四五”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铁路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浏览次数:920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